在新一輪廣州國資改革中,珠江啤酒將要怎么改革?外資擴股?員工持股?國有資本的持股比例是否減持?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引入民企、員工持股可能性大
母公司廣州珠江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珠啤集團)傍上廣州發展大股東后,珠江啤酒(002461.SZ)復牌一天后再次火速停牌。這回,是上市公司要定增了。
6月4日晚,珠江啤酒披露,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自6月4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就在兩天之前,根據廣州市國資國企改革的部署,珠啤集團100%國有股權被劃入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國發”),成為廣州國發的全資子公司,一切的變化,都顯示珠江啤酒的國資改革將要浮出水面。
資料顯示,目前,珠啤集團持有珠江啤酒51.94%股份,外資股東英特布魯投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百威英博是其間接控股股東)持有25.62%股權。珠江啤酒2014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35.24億元,同比增長5.21%,凈利潤6039萬元,同比增長46.45%,為國內二線啤酒品牌。2013年,因廣州市“三舊”改造,珠江啤酒公司總部大部分產能已逐步搬遷至全資子公司廣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出讓廣州總部土地獲得22.98億元補償金備受關注。
在新一輪廣州國資改革中,珠江啤酒將要怎么改革?外資擴股?員工持股?國有資本的持股比例是否減持?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中國酒業并購圈從了解廣州國資改革的人士了解到,在5月下旬,廣州市國資委下發了紅頭文件指導改革方向。當中提到,對其他競爭性企業按照企業實際確定國有資本持股比例。一般性領域的國有企業,根據發展實際,按照市場規則有序進退,合理流動。在積極引進非國有資本一欄,優先提到引入有實力的民營企業。該人士認為,未來引入民企是有可能的。
不過,國資改革能“混改”的可能性仍然較低,目前大部分定增主要在國資內部流動。目前,廣州市包括廣州友誼、白云山、廣州浪奇等都有類似的改革。
以白云山這種既擁有“偉哥”仿制藥又擁有王老吉的優質資源,定增主要還是投到原來的產業中,定增方也主要是國資,白云山的百億元定增案中,發行對象包括了控股股東廣藥集團、添富-定增盛世專戶66號資產管理計劃、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國壽城市發展產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上海云鋒新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設立的專項投資主體等5家特定對象。其均以現金認購,認購金額分別約為34.95億元、5.05億元、30億元、25億元、5億元,只有上海云鋒不屬于“國家隊”。
再如廣州友誼此前公布的定增案,募集百億元收購越秀金控,定增的對象包括了廣州市國資委、廣州國發、廣州地鐵、廣州電氣裝備、萬力集團、廣州城投、廣州交投等七名投資者,主要也是國資背景。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珠江啤酒所在的行業情況與廣州友誼所在的零售行業相似,因此,珠江啤酒的國資改革可能參考廣州友誼的模式,體現廣州市國資委其實一心想要做大做強金融業的態度。
未來“混改”的可能性有多大?從目前看,大部分國資委仍比較保守。
以格力集團為例,今年2月珠海市國資委擬將不超過格力集團49%的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但至今,仍沒有最新進展。業內人士分析,其掛牌設置的門檻不低是原因之一。“國資委也是響應號召,是不是真的想退出,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