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晚間,珠江啤酒披露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收40.39億元,同比增長7.33%;實現營業利潤4.62億元,同比增長87.80%;實現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98.39%;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公司表示,2018年在行業發展形勢十分嚴峻、行業競爭環境更加激烈的情況下,公司啤酒釀造產業和啤酒文化“雙主業”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公司營業利潤的增長主要是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及財務費用同比下降所致。
記者注意到,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增長僅為7.33%,但營業利潤和凈利潤的增速卻近乎“翻倍”,與營收的增長明顯不同步。而公司所稱的“財務費用同比下降”似乎才是凈利潤大增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翻開珠江啤酒2018年半年報,也同樣存在類似的情況。公司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5%,但凈利潤卻同比大增86.25%。公司主業相關財務數據方面,營業成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速分別為10.85%、4.78%和2.09%,與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速比較一致。
唯一和營業收入增速格格不入的是公司財務費用的變化。2018年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為-1.1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5048.29萬元,公司稱變動原因是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記者注意到,由于珠江啤酒業務現金流較好,目前公司賬面存款及理財產品等遠遠大于貸款金額,而存款及理財產品的增加也隨之帶來利息的增長,公司2018年上半年就因此多獲得了約6653萬元的利息收入。
公司2018年半年報顯示,當期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4.54億元,但公司持有保本理財產品高達42.79億元,此外還擁有結構性定期存款高達15.5億元。這些巨額的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定期存款為公司帶來了大筆“躺著賺錢”的收益。
2018年上半年,公司獲得的利息收入合計1.28億元,而同期利息支出則僅為301.76萬元,此外減去匯兌損益和其他財務費用后,公司在財務費用方面凈賺取了1.17億元,占公司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的1.56億元的75%。
由此可知,在2018年全年,龐大的理財及存款的利息收入,也將成為貢獻珠江啤酒業績增長的主要功臣。
除此之外,來自政府補貼等營業外收入也為公司貢獻了很大一部分利潤。三季報顯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獲得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5281.12萬元。2018年12月7日公司又公告稱,收到廣州市財政局撥付的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3137.79萬元,將計入公司2018年營業外收入,將導致當年稅后凈利潤增加2353.34萬元。
相比之下,公司所處的啤酒行業并沒有太亮眼的表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實現啤酒產量2064萬千升,同比增長1.2%。而A股多家啤酒企業業績也均表現平穩,如龍頭青島啤酒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12.32%,燕京啤酒同期則微增0.09%。而競爭力較弱的蘭州黃河同期甚至虧損6755.04萬元。
青島啤酒在2018年半年報中也強調,中國啤酒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仍較突出,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的持續上漲,亦使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仍面臨較大上升壓力。同時國內中高端餐飲市場仍復蘇緩慢,隨著外資啤酒和進口啤酒在國內市場加大促銷,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競爭態勢。此外,包括白酒、葡萄酒等替代品也發展迅速,可能侵蝕國內啤酒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