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明食品集團旗下最大的酒業平臺,金楓酒業正計劃通過資產并購的方式來力拓江蘇市場。
4月20日晚間,金楓酒業發布了一項資產收購公告:“公司決定以自有資金3億元人民幣現金分別收購江蘇太湖水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太湖水集團”)持有的無錫振太 51%股權和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三得利”)持有的無錫振太49%的股權”。
其中,金楓酒業受讓太湖水集團和三得利所持股權的轉讓價格分別為1.53億元和1.47億元。收購完成后,金楓酒業將持有無錫振太 100%股權,成為其唯一股東。
金楓酒業董秘張黎云21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希望進行全資收購,因為在并購標的未來管控、協同發展的層面,這樣能更具管理效率。”
另據金楓酒業的內部人士透露,通過收購無錫振太,金楓酒業今年外埠市場的開拓重心也將移至江蘇市場。
借并購挺進江蘇市場
對于金楓酒業而言,總部所在的上海市場已呈現出高度飽和的特征,外埠市場的拓展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據公司最新公布的2014年度財報顯示:去年上市公司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下滑8.2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則為7135萬元,同比下滑高達38.94%。而金楓酒業則解釋稱,去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及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公司中高檔黃酒銷量下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金楓酒業的銷售結構中,上海市內的銷售額為8.42億元,同比下滑11.69%,但在上海以外市場的銷售額則為9886萬元,同比增加39.09%。
“無錫振太在江蘇省和無錫市都有不錯的市占率,業務主體比較成熟。通過這次并購,金楓酒業可借此獲得江蘇市場的資源。”張黎云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無錫振太的前身是1950年代初成立的無錫市酒廠,并于1998年初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在其1274萬元的注冊資本中,太湖水集團出資 649.74萬元(持股51%),三得利則出資624.26萬元(持股49%)。
日本三得利的股東背景,被業內認為是無錫振太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一大理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有外資參股,無錫振太在經營及管理方面比一般黃酒公司得到更多優化,在實行職業經理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表現也更為規范。
近年來,無錫振太的毛利率保持在52%左右,處于行業較高水平。另據起披露的財務信息顯示:無錫振太在2013年度、2014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9億元、1.35億元;凈利潤也分別達到1969.53萬元和2113.41萬元。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張黎云表示,江蘇一直是金楓酒業想要重點發展的目標市場,現階段通過并購整合資源方式來實現擴張是更佳路徑。“無錫振太擁有良好的當地品牌、生產資源、渠道資源和銷售團隊,這些都是金楓所看重和需要的。”
品類收購暗藏地域擴張
不同于白酒市場大規?绲赜虻匿N售擴張,黃酒產業一直以來都呈現出獨特的地域性和排他性。甚至作為黃酒消費重鎮的蘇、浙、滬市場,每塊區域對于黃酒產品的口味都有著較強的差異化。
在這種行業背景下,擴充不同品類的區域型黃酒產品就成為一家酒企能否在外埠市場站穩腳跟的重要考量。
早在2013年4月和2014年4月,金楓酒業曾先后斥資1079萬元和3696萬元收購了紹興白塔酒業60%的股權,以此獲得“浙派黃酒”的品類來拓展浙江市場。而在江蘇市場,金楓酒業此前主要是依托公司旗下的“石庫門”、“和酒”等海派品類黃酒來進行銷售拓展,但市場效果鮮有起色。“蘇派黃酒”品類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金楓酒業進一步深耕江蘇市場。
“黃酒是一個很特殊的產業,區域消費者對于產品口味的辨識感很強,對于本地品牌的認可度會更高。在上海市場, 石庫門 與 和酒 的占有率是最高的,但在江蘇和浙江市場,金楓酒業的拓展就變得很困難,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張黎云告訴記者。“這也正是金楓選擇以收購的方式擴充不同區域品類的原因,如今公司已經涵蓋了海派、蘇派、浙派三大派系。”
根據介紹,目前無錫振太主要生產“惠泉”、“錫山”、“蘇優”三個品牌的黃酒產品,共28個品種,涵蓋了高中低各檔產品線。其中,“惠泉”主要為高檔產品,銷售區域以無錫地區為主;“錫山”主要為中檔產品,銷售區域主要在無錫、江陰、常熟地區;“蘇優”為蘇州、昆太、南通、常州地區的主力產品(覆蓋高檔、中檔產品)。在并購了無錫振太后,金楓酒業就等于拿到了一張通往江蘇市場的門票。
金楓酒業一位內部人士認為:“此次并購絕非簡單的財務合并項目,而是品牌有機整合的過程。 惠泉 、 錫太 等品牌在品牌調性、產品品類、市場價位、口味特征等方面均與金楓原有品牌存在一定的差異,并購后可以錯位組合進行競爭。”
對于產品線規劃,張黎云表示,從長遠角度來看,金楓在江蘇市場的策略一定是“雙輪渠道”,即海派黃酒和蘇派黃酒雙行并重。而在現階段,則會優先嫁接使用無錫振太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