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量25%、漲價16.69%,一減一增間,勾勒出了五糧液2016年兩大市場核心舉措。但相較而言,比提價更重要的是減量。一旦減量策略得以貫徹執行,高端白酒格局又將發生變化。
從3月上調到679元/瓶,到8月上調到739元/瓶,再加上取消30元/瓶的消費補貼,對于經銷商來說,五糧液在今年已實際上漲了110元,漲幅16.69%。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朱忠玉認為,價格恢復性調整是遵循市場規律所做出的回歸品牌價值的決策。
對于仍舊處于“價格決定身份”的白酒行業而言,提價有助于五糧液品牌價值提升,但這不能徹底改變五糧液價格倒掛問題。
五糧液價格倒掛的根源在于對經銷商的政策不統一,而經銷商執行政策不統一,源于五糧液的大商制,而大商制又可造成酒企對經銷商管控能力的降低。
換言之,徹底扭轉價格倒掛,五糧液必須加強對經銷商的管控力度,這勢必要觸動到其實行多年的大商制。尤其是,前有茅臺遙遙領先、后有國窖、夢之藍等窮追不舍,五糧液必須再出狠招才可能給行業和市場帶來強心劑。于是五糧液在1218大會上宣布2017年減量20%左右,隨后又告誡經銷商“銷售難度大,可以申請減量”。在彰顯減量并以此實現順價、提價決心之余,也透露出五糧液欲借此時機調整“大商制”、學習茅臺利用‘小商’聚集的‘大力量’之舉,推行渠道多元化,提升對渠道、對終端的管控能力。當然,讓大戶沒有庫存壓力不拋貨、另一方面也清理了市場上亂價的經銷商,這是五糧液“減量”的主觀目的,畢竟,沒有庫存壓力,就沒有低價傾銷的動力。
但是,在客觀上,減量對于五糧液品牌價值提升和市場價格增長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有助于加速五糧液謀求“一個更好的春天”。因為擁有定價權的企業通過“配額制”,用“控量”的方式“管控”經銷商、調劑市場價格是見效最快、成本最低的。這一點,在2016年的白酒行業中得到應證。
五糧液一旦將20%左右的減量貫徹下去,必將對白酒行業、尤其是高端白酒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其邏輯在于:
一、五糧液是當下除開茅臺酒外最具投資屬性的白酒產品,此舉有助于提升五糧液的投資屬性,縮小與茅臺之間的差距,今年“茅臺酒熱”就更多體現在其投資屬性的猛增;
二、五糧液減量之舉將加速其市場庫存的緩解,市場庫存一旦徹底消耗殆盡,基于其本身的品牌價值,其價格將自然提升,加之中國人買漲不買跌心理,將進一步縮小與茅臺差距;
三、雖然量在減少,但若價格上漲,減量*增價的總體收益或將高于增量*減價,尤其是高端白酒擴容有限的當下,增量并非易事;
四,五糧液價格若進入下跌通道,那勢必容易被國窖1573等反超,其結果就是品牌價值縮水,又會致使價格降低,進入惡性循環。
對此,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五糧液若能在2017年落實以減量帶動銷量政策,將有效縮小與茅臺間的價格差距,并對高端白酒格局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