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中國酒企的身影。當中國白酒仍在尋找合適的方式向世界介紹自己時,中國啤酒已經依靠先天“基因”登上了外國消費者的餐桌。2017年從青島啤酒遠銷100個國家暨一帶一路市場拓展發布會,到金星啤酒在紐約時代廣場投放廣告,再到中國雪花啤酒登陸英國市場,隨著中國啤酒行業深度調整的完成,中國啤酒進入了國際博弈時代。
國際競爭與國內競爭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進入國際博弈時代的中國啤酒,產品質量是其實現海外暢銷的關鍵。中國啤酒出征海外不同于國內競爭,對于酒精需求旺盛的歐美消費者,中國啤酒要想打動消費者,必須用質量說話,抓住外國消費者味蕾的產品是關鍵,其次才要考慮產品的性價比屬性。中國啤酒出征海外也要重視市場的新變化,畢竟引領潮流的產品才會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市場競爭力。當前啤酒世界中精釀啤酒風潮盛行,中國啤酒在走出國門的同時也要勇于融入其中,在精釀啤酒這一領域積極探索,掌握海外市場的主動權。
中國啤酒企業走出國門是中國酒行業與國際化的重要部分。中國啤酒不同于中國的白酒,在工藝與口感上中國啤酒與外國消費者并不存在隔閡,中國啤酒的品質能夠很快受到外國消費者的認可。中國啤酒市場廣闊,但中國啤酒市場缺乏活力,雖然2017年啤酒市場回暖,但啤酒產業的利潤也并沒有預期中樂觀。筆者認為,未來的中國啤酒企業不會只著眼于國內市場的競爭,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啤酒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國際競爭中成長。未來中國也會出現帝亞吉歐這樣的世界性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