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茅臺在貴陽舉辦了“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茅臺生態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暨核心客戶現場觀摩會”。白酒專家權圖針對白酒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做了詳細的說明。
他表示,經過三年左右的深度調整,白酒產業已經基本調整到位,但白酒產業是否恢復景氣還得“看天吃飯”。白酒產業進入去庫存、去產能,實現資金平衡、產銷平衡,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產業修復期。
對于白酒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權圖給出了自己的六點基本判斷。
首先,市場主體已經發生轉移。過去十年,中國白酒市場的消費主體是政務帶動商務、價格彰顯價值;目前中國白酒市場的主體,已經由政務消費轉移到商務消費和民間大眾消費,品牌彰顯價值。同時,隨著消費升級的持續進行,商務消費和民間大眾消費的主銷價位也在不斷提升。
其次,白酒行業真實產能穩中有降。中國白酒真實產能大約有1300—1400萬千升左右,而當前中國白酒市場年消化量在800萬千升左右。整理來看,中國白酒產能過剩是比較嚴重的,中國白酒還需要三到五年左右的周期來去產能過剩,去庫存。
第三,高品質的品類會不斷上升。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飲酒健康越來越重視,會呈現酒種多元化、酒精低度化、純糧固態的高品質白酒(進口葡萄酒)的消費比重會逐步提升。
第四,產業和市場進一步集中。無論白酒生產制造領域,還是市場品牌領域,馬太效應愈加明顯,行業將出現明顯分化和集中,一線名酒和區域強勢酒企是本輪調整利益的收獲者。
第五,流通領域受到來自于產業調整和移動互聯網的雙重沖擊。
第六,互聯網成為彎道超車的戰略性機會,機會大于挑戰,酒業同仁應該積極擁抱。
整體來看,白酒行業仍屬于實體經濟較好的產業,產業系統風險小(有天然的對沖機制)、產業利潤較高、受外來資本沖擊最小、產業繁榮周期較長、產業升級慢、特別是受外來消費升級的影響,產業未來短期看平,中長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