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商品是任何行業都繞不開的話題。隨著年終白酒銷售旺季的來臨,一些不法分子就開始瞄上了知名白酒,通過制假售假,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較大危害。
公安部督辦,銅陵警方取得今年打假最大戰果
近日,銅陵警方就在打假專項行動中,通過強化協作、跨區作戰,成功破獲公安部掛牌督辦的“4.08”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打掉一個制售假酒團伙及其下線,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現場查獲各種假冒名酒1800余瓶、制假設備3臺、包裝配件1萬余件,搗毀制假窩點3處,涉案價值200余萬元,取得銅陵市今年以來打假專項行動最大戰果。
而讓警方注意起這一大案的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線索。該市啤酒經銷商徐某今年4月份短期內通過物流購入大量白酒,卻沒有通過正規渠道銷售,非常可疑。民警初查后發現,徐某多次通過物流購入白酒并存儲在市區兩處隱蔽的民房內,伺機對外銷售。對此,民警展開多方調查,最終確認了徐某購買存儲銷售假冒白酒的犯罪線索。并依此順藤摸瓜,打掉了一個以胡某某為首的家族式生產團伙及分銷下線卞某的假酒產業鏈。
目前,該案被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銅陵市公安局已通過公安部發起“云端”行動,持續深挖線索,力爭擴大戰果,用行動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何啤酒經銷商轉而做假冒白酒?
經銷商為何放著好好的啤酒生意不做,而打起了白酒的注意呢?是行業難做還是利益動人?
首先假冒白酒的利潤特別是假冒名酒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這類型的假酒利潤率最高可達到1000%以上。而且假酒商販往往都會選擇一些全國知名白酒或區域內最暢銷的“爆款”,能走量,資金周轉快。特別是年終春節時期,更是一年中最大的銷售旺季,這一“涌泉”現象增大了執法機關督查難度與發現機會。
但啤酒經銷商放棄正規生意不做轉戰假冒白酒的并不多見。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或許與啤酒行業發展現狀有關:
一是啤酒行業相對于白酒來說,品牌更加聚焦,市場上能夠產生銷量的只有幾個大品牌產品,競爭激烈可想而知,一些原本暢銷的啤酒或許就會突然間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