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沒落”的王朝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12月8日,王朝酒業發布公告,公示了2012~2015年度的業績。此前,香港上市的王朝酒業長期停牌,從2013年3月開始,至今停牌已近5年,期間不公布業績。
觸目驚心的是,這四年,王朝酒業均處于虧損階段,累計虧損達12.56億港元,僅2013年就虧損了5.52億元。近年來虧損有所收窄。
不過,王朝酒業依舊未能扭虧。
公告顯示,王朝酒業2017年上半年較2016年上半年繼續虧損?梢韵胂,這個曾位列國產酒三強的葡萄酒企業,其基本面還沒有什么改變。
王朝酒業1980年成立,是中國第二家、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背靠世界著名巨頭人頭馬集團,一度風靡市場,風光無限,以“酒的王朝”開創國產葡萄酒發展新紀元。2010年,王朝酒業銷售達到巔峰值16.15億港元。
接下來,王朝酒業開始走下坡路。2012年,王朝酒業虧損了1個多億。悲劇的是,這年底,王朝酒業核數師普華永道收到了數封匿名信,匿名信造成了王朝酒業漫長無期的停牌,另外,這對王朝酒業的市場信譽和美譽度是一個打擊。
隨后,王朝酒業在一系列事件中繼續“沉淪”:經銷商群體背離,市場產品銷售急轉直下,人頭馬君度宣布兩次減持、國有體制存有痼疾、高層人事震動連連等。
今年11月,王朝酒業領導人再次變動,大股東天津食品集團財務副總會計師孫軍接替郝非非任董事長,天津食品集團宣傳部部長李廣禾接替尹吉泰任總經理。
更糟心的是,王朝酒業要出售旗下資產了。6月27日,王朝酒業發布協議出售酒堡及相關設施的公告,協議出售的初始價為人民幣4億元。這次賣掉的是王朝酒業的標志性建筑御苑酒堡。
該酒堡在2010年完工,是亞洲單體最大的酒堡,涵蓋培訓中心、會議中心、餐飲娛樂中心、葡萄酒文化博物館、客房服務等功能,生動說明了王朝公司中法合營的“混血”基因。
據悉,數日之前,御苑酒堡出售事宜已經敲定,最終作價4.2億元,收購方為張家口達生頤養大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這一“斷臂自救”的做法,惹來業內諸多爭議。在很多人看來,王朝酒業這是將“家底”賣掉了,短期可以達到自救效果,長期是“利空”,失去了企業振作崛起的資本。
其實,這反而會加劇王朝酒業的困難?v觀2012年以來,王朝酒業的“自我救贖”做法,可以概括為“戰術有余,戰略不足”。市場下滑壓力大,公司就采用過一系列市場操作刺激發展,比如說順應市場需求,從高端產品轉型低端。但是,在面對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國內葡萄酒產品的需求疲軟以及受進口葡萄酒的影響等大事件上,無論是產品研發、渠道重振、品牌構建,都沒有一項堪稱精彩的手筆。甚至,你從來沒有聽說過王朝酒業會提“企業改制”的話。
小打小鬧挽救不了王朝酒業的“沉淪”,來自深刻的戰略性的改革又諱莫如深、只字不提。這樣的王朝,怎么可能不“悲壯前行”?
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競爭中,張裕葡萄酒在全面國際化中,牢牢掌控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同時進一步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長城、威龍規劃有序,落地有方,在步步為營中推動企業長足發展。只有沒落的王朝則在戰略迷失中一再沉淪。
也許,王朝酒業更需要戰略覺醒了。
這些年,王朝酒業的市場反應和價值主張,都是走老路子,這顯然難以適應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王朝酒業更應該想的是如何引領市場,在大方向上重新做一些推進性的調整改革,宏偉的市場規劃對王朝酒業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