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業紛紛漲價的背后,皇臺酒業無論從產品端還是資本端都受到困擾。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今年皇臺酒業發布的新品“窖底原漿”系列產品無論是在官方渠道還是主流電商,產品銷量并不盡如人意。
終端產品效果不佳的同時,皇臺酒業近日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暫停上市期間工作進展情況的公告》稱,為恢復上市,皇臺酒業通過狠抓主業,發展環境也得到了一定改善。業內人士認為,縱觀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是否能夠在年底恢復上市仍現存有懸念,由于其省內市場承壓,省外市場難拓,因此導致業績的落后。由于三季報的業績一般與全年關系較大,如若三季報業績不能滿足暫停上市股恢復上市的條件,那么退市風險便會提升。
業績:難挽頹勢
皇臺酒業近日發布了《關于立案調查事項進展暨風險提示性公告》及《關于公司股票暫停上市期間工作進展情況的公告》。公告稱,皇臺酒業通過狠抓主業,公司新品“窖底原漿”系列于2019年7 月28日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已取得階段進展,發展環境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然而,針對該新品,記者登錄官方商城發現,42°500ml裝窖底原漿18 酒銷量為3筆;42°500ml裝窖底原漿12酒銷量為90筆。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中,窖底原漿18與窖底原漿12的銷量分別為4筆、14筆。
然而,縱觀近年來皇臺酒業發展,由于其因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兩年凈資產為負而暫停上市。據了解,皇臺酒業股票暫停上市后,若2019年無法達到恢復上市的標準,公司股票將終止上市。據公開資料顯示,皇臺酒業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凈利潤為-1.27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760.51萬元,凈利潤為-1.17億元,凈資產為-1.43億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548.34萬元,凈利潤為-8675.28萬元,凈資產為-2.38億元。
而今年第三季度業績雖呈現大幅度增長,并實現扭虧,但綜合前三季度總體凈利而言,仍呈現虧損狀態,這無疑也為其年底是否能夠恢復上市打下疑問。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皇臺酒業實現營業收入約為0.39億元,同比增長316.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0.14億元,同比增長66.72%。
對此,記者以郵件方式采訪了皇臺酒業董秘辦,但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復。
業內人士認為,皇臺酒業是否能夠在年底恢復上市仍現存有懸念。由于三季報的業績一般與全年的關系較大,如若三季報業績不能滿足暫停上市股恢復上市的條件,那么退市的風險就較大。
保殼:重組告吹
為在年底前扭虧為盈,皇臺的保殼之路,顯得格外艱辛。
今年6月,*ST皇臺發布公告稱,擬終止實施向上海厚豐出售甘肅唐之彩葡萄酒業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暨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因該交易終止,皇臺酒業將向上海厚豐一并回購涼州皇臺100%股權。*ST皇臺表示,鑒于上海厚豐或其指定第三方未在原協議約定的期限內,向公司支付轉讓價款且能否支付股權轉讓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故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此次重組在皇臺酒業整體自救之路上至關重要。隨著該項目宣告失敗,皇臺酒業無疑是離退市更進一步。
除此,據了解,在恢復上市期間,皇臺酒業采取了種種舉措,其中包括剝離與白酒業務相關的部分資產,并擬跨界投資教育行業收購中幼教育;推出以新產品、中高端產品來重新激活市場,深化公司治理及內控管理等以確保凈利潤為正、凈資產為正;控股股東更換為盛達集團,同時盛達集團為*ST皇臺提供了總額度2000萬元的借款,并重啟中幼教育收購計劃。一路走來,為謀求于今年年底前贏取“保殼戰”,皇臺酒業采取的種種行為仿佛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意味在里面。
除此,在這期間,皇臺酒業還經歷了商標風波以及人事變動等時間。截至6月,皇臺酒業37枚商標已被查封,另外有三枚因無效、轉讓等原因未被查封。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從商標案來看,皇臺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法務方面問題。但是盡管如此,皇臺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拆分,各自的職權更加清晰、明確,這一舉措也有利于相關業務的開展。
市場:內憂外患
然而,曾一度高歌“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的皇臺酒業,緣何如今將以白酒第一支退市股的身份迎來尷尬退市?
眾所周知,近年來白酒行業不斷調整,并逐漸呈現向名優酒集中的趨勢。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頭部企業,通過產品梳理以及渠道下沉等多種舉措,不斷推進全國進程,并對部分區域品牌市場形成擠壓。
另外,甘肅市場中,皇臺酒業也不得不面臨金徽酒對市場份額的搶占。根據皇臺酒業2019年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皇臺酒業上半年省內實現營收0.14億元;同期,金徽酒今年上半年省內實現營收約為9.35億元。除此,青青稞、伊力特等酒企也紛紛將西北市場作為重點目標市場,進一步加劇了甘肅市場的競爭。
據知情人士透露,皇臺酒產自武威,因此在該地區市場占有率較高,但是其他地區市場消費份額較小。
對此,蔡學飛表示,近年來,金徽酒在甘肅市場表現較為搶眼,加之名酒的市場擠壓,使得甘肅省的消費環境競爭壓力日漸增大。
除外部原因外,皇臺酒業自身也“漏洞百出”。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2017年,皇臺酒業涉及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審計、董秘等高管離職月10余人。今年4月12日,皇臺酒業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等7名高管及1名內部審計部部長集體辭職。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面對省內外市場拓展不利的情況下,皇臺酒業“內院起火”也進一步加劇了其業績的下降。因此,皇臺酒業內部斗爭不斷,也是引發其逐漸沒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