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盛傳已久的百威東歐資產售賣終于塵埃落定。12月13日,日本朝日啤酒對外宣布78億美元(約合538.63億元人民幣)競得百威東歐資產,與此前坊間流傳的華潤將順利競得百威東歐資產大相徑庭。
全球最大啤酒廠商百威英博一直在全球走并購之路。為了在收購SAB米勒時通過監管審批,百威英博不得不變賣部分SAB米勒的資產。此前朝日啤酒曾以28億美元(約合191.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SAB米勒西歐資產,包括荷蘭Grolsch和意大利Peroni啤酒,華潤啤酒則以16億美元(約合110.5億元人民幣)的作價購回雪花剩余49%的股權。
而此次百威變賣的東歐啤酒資產包括捷克共和國的Pilsner Urquell、匈牙利的Dreher、羅馬尼亞的Ursus以及波蘭的Tyskie和Lech。對于此次并購事宜,華潤啤酒此前幾乎勢在必得,曾報價近60億美元,可見其決心,而朝日此前只預留30-40美元,此次78億美元(約合538.63億元)的競購價格讓華潤望而卻步。
華潤最終放棄收購的原因是什么,記者致電華潤集團相關負責人,但截止記者發稿并沒有收到對方的任何回復。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華潤2013年收購金威啤酒時作價53.8億元人民幣,金威啤酒的年產能約為180萬噸,交易價格折合2988.89元/噸,剛剛結束的華潤對雪花49%股權回購作價為16億美元(約合110.5億元人民幣),而數據顯示,雪花2016年1-6月銷量為612.8萬千升,經計算雪花的產能為1857萬噸/年,交易價格折合595元/噸。
據此計算,此次百威售賣的東歐資產作價78億美元(約合538.63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資金,幾乎可以買下中國大部分啤酒廠。此外,數據顯示,東歐這五個酒廠總營收為4.938億歐元(約合36.34億元人民幣),78億美元(約合538.63億元人民幣)的購買價格溢價高達14.8倍。業內人士分析說,這使得華潤覺得這筆買賣并不劃算。
此外,資料顯示,7月份時,華潤以供股的形式籌資95億元人民幣,擬用于回購雪花49%股權以及運營資金及公司一般用途,但回購事項(包括收購和整合費用)約耗資124.4億元人民幣,籌資后仍不能完全支付,對此,華潤官方曾表示,其余資金將考慮以內部資源、銀行融資、或母公司股東貸款支付?梢姡词谷A潤急欲購得百威東歐資產,但確實資金不足,力不從心。
再次,由于缺少國際化運營的經驗,華潤并不敢輕易出巨額購得國際資產。百威廠家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坦言,百威一直以全球并購實現不斷擴張,華潤意圖模仿,但它缺少國際市場的應對經驗和把控能力。況且此次百威打包出售的資產分布在不同地區,優劣不均,華潤接盤后很難整合成功,即使能成功整合,在中國國內售賣也并無競爭力。相比而言,百威公司本身也更希望將此資產出售給全球化經驗豐富的日本朝日啤酒。
但華潤此次放棄出局確實使其失去一次全球并購的良機。資料顯示,華潤7月籌資時就提出全球發展的意向,華潤啤酒財報顯示,其業績在2014年和2015年都出現虧損,競購東歐資產被認為是打破華潤困局的最好辦法,可以使其逐漸與國際啤酒大商相抗衡,如此一來,華潤全球化發展還需等待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