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部咽喉要道,經濟增速平緩的湖北作為白酒產量大省,連續四年占據全國白酒產量榜單第五名,且與整體經濟指標一樣,形成了“平穩緩行”的態勢,但在當前酒業新一輪競爭浪潮下,偏安一隅的心態已經難以應對一二線名酒品牌對其200億市場的覬覦。
目前的湖北白酒市場,正面臨著川黔蘇等外來名酒的強勢擠壓。在外來名酒與本土豪強幾乎平分市場的格局下,鄂酒市場到了“轉彎”的時候。
1、外來名酒占據半壁江山,本地酒企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四川、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紛紛提出白酒振興戰略,湖北市場面臨的競爭趨勢愈發緊迫,以勁酒和白云邊為招牌的鄂酒能否抱團突圍,或掀起品牌異軍突起的戲碼,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和河南、山東等地類似,形象較好、具有知名度的外來全國名酒搶奪了湖北本省的高端市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北白酒市場的消費升級提速。加上鄂酒中還沒有真正實現全國化的代表企業,品牌影響力不足,高端之路任重而道遠。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湖北省白酒生產企業名錄448家,2018年增長至528家。其中2018年,在湖北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中,松滋市白云邊酒業產業集群、宜昌市夷陵區稻花香酒業產業集群、枝江市枝江酒業產業集群上榜。
長期以來,雙強局面下的鄂酒大多各自為陣,彼此間的交叉滲透往往呼聲大、力度弱。未來按照湖北省的打造計劃,將加強鄂酒品牌梯度培育,力爭打造1個30億級精品,3-5個10億級梯度產品,形成豐富多元的湖北白酒品種群,提高高中低檔各層次鄂酒供給服務水平。而這也意味著現有的本土品牌格局將迎來洗牌。
▲湖北省各白酒企業年銷售額(實際數額以公布為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目前,湖北白酒品類中的雙強為連續6年營收穩定在40億以上的“鄂酒領頭羊”白云邊和勁牌旗下2013年面市、規模在20億左右的“后起之秀”毛鋪苦蕎酒。此外,還有稻花香、黃鶴樓、枝江、石花等強勢知名省酒品牌。
▲2013-2017年白云邊酒業銷售收入及同比增長表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白云邊已上交稅金5.8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達15.2%。同時,據勁牌公告顯示,2017-2018年度勁牌(2017年6月27日-2018年6月26日)銷售額同比增長11.51%,其中,健康白酒品類同比增長33.91%,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潛力。
2、被動防御+主動出擊,鄂酒雙雄將戰火燒向300元價格帶
隨著消費升級,在省酒龍頭之爭中,200-500元的次高端價位上,白云邊與毛鋪苦蕎在不斷推新和相繼漲價的浪潮中愈演愈烈。
白云邊首先豐富了其價格帶,除了主推陳釀15年和20年外,今年通過開展“情動白云邊,禮聚十八年”促銷活動推出陳釀18年,定價288元,與之對應的毛鋪苦蕎在3月順勢推出了價格為258元的紫蕎,鄂酒雙雄將戰火燒向300元價格帶。
一位毛鋪苦蕎的經銷商告訴快訊君,“我們從9月份開始加大紫蕎的市場投入,布局煙酒店、商超和部分餐飲終端,因為前兩月在武漢的銷量很可觀。”此外,他還透露,在婚宴市場,新推出的喜蕎市場表現還有待提升,目前不如100多元的毛鋪核心產品黑蕎,黑蕎仍占逾50%的市場份額。
另據市場反饋來看,在武漢市場占位200-350元區間的黃鶴樓生態原漿15年、陳香1979/1989消費者認同感普遍教高,用做政府和商務消費的居多,也在本土次高端市場成功分得一杯羹。
在差異化競爭層面,白云邊今年也有所動作。作為中國白酒兼香型的代表,白云邊具有香型品類上的競爭優勢,隨著茅臺帶動下的醬香熱潮繼續升溫,白云邊開始布局推高推新戰略。白云邊集團董事長梅林曾在公開場合表示,2018年白云邊要開始釀造擁有自身特色的醬香酒。
時至今日,快訊君從市場一線獲悉白云邊全新醬酒品牌“云醬”上市的消息,兩款產品定位次高端市場,價格分別為588元/瓶和288元/瓶,此次白云邊布局醬酒,算是對之前戰略的正常執行,不過此舉能否攪動醬酒市場一池春水何還待市場考證。
在5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向清香型高端市場尋求突破的黃鶴樓引人矚目。
今年5月,定位高端的黃鶴樓大清香推出了三款產品,定價從700元及千元,可謂信心不小。之前黃鶴樓酒業董事長許鵬表示,黃鶴樓希望在2020年拿下武漢30億的份額,那么大清香高端單品的推出定然是著眼與這一戰略,同時也為古井+黃鶴樓的雙名酒品牌的聯動發力,提供新鮮的活力。
但武漢一經銷商表示,“廠家目前還沒有對其大清香產品進行大量的鋪貨,這可能緣于品牌力在消費者心中的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據悉,黃鶴樓未來會將“釀酒+生態旅游”作為重點方向,打造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以此構成黃鶴樓轉型升級、深耕消費者市場的重大舉措。
此外,另辟“高度酒”蹊徑又具有品牌品類特色的“黑馬”石花在本土競爭中較為搶眼。2017年,霸王醉與石花高端酒量價齊升、增幅明顯,霸王醉銷量增長近50%,石花高端酒銷量增長近80%。石花酒業副總經理鄭書軍表示,2018年石花著力大武漢市場的消費培育,持續拔高霸王醉和石花酒的品牌勢能,帶動了全省市場的消費熱情。
3、破局全國化未必是箭在弦上,鄂酒崛起還需進一步練內功
從整體來看,湖北本土白酒市場省酒和外來名優酒仍處于膠著的競爭狀態。外來名酒“虎口奪食”,省酒代表品牌勁牌(毛鋪苦蕎酒)、白云邊、稻花香、黃鶴樓、枝江等主流企業均把企業發展重心放在了省內大本營市場的深耕,在全國化破局中鄂酒的聲音依舊羸弱。
一直以來,鄂酒產區主要集中在宜昌、荊州、襄樊、黃岡等地區,而白酒消費則以武漢市場為主,占據湖北70%的消費額,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武漢具有很強的樣板效應。
快訊君從多位湖北經銷商處獲悉,武漢市場目前外來名酒所占份額約25%,主要面向高端和次高端市場,份額依次為茅臺、五糧液、洋河和瀘州老窖等。而茅臺領跑、五糧液穩健、洋河突出、瀘州老窖回暖的節奏正成為鄂酒市場的基本態勢。
“茅臺飛天、普五、國窖1573等高端酒大都是逢年過節送禮用,而洋河天之藍、五糧液系列酒和五糧醇的排貨明顯增加,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隨著瀘州老窖在武漢市場的回暖,以及瀘州老窖商超部管制力度的加強,特曲和頭曲銷量得以大幅度改善,”一武漢經銷商告訴快訊君。
在眾多外來品牌中,依舊是洋河擁有一定市場基礎,有消息顯示,經過多年的布局與深耕后,洋河2017年度在湖北已經突破10億元規模,并且洋河在十堰收購的梨花村酒業去年以來也動作頻頻,成為洋河安插在湖北區域的X因素。
“200元以下價格帶是當前湖北白酒大眾消費的主流價位段,市場規模最大,海之藍100多元的定價對武漢大多購酒人士來說很合理。這一價格帶里,還有白云邊的陳釀12年和勁牌毛鋪黑蕎成績斐然”,一位湖北當地的行業人士告訴快訊君。
而最有潛力率先破局的白云邊目前來看依舊時機尚不成熟。要向走向全國大范圍的擴張之路,無論是其品牌力、營銷模式、團隊建設還是資金、渠道資源方面,都還有所欠缺,并且沒有一個面向全國的主打產品來打開口碑。
單從目前白云邊省外的經銷商分布來看,樣板市場雖覆蓋了國內大部分重要省市,其中湖南、廣西和江西、江蘇四省分布密集,河南、河北等市場次之,但由于白云邊品牌投入的廣告、資源不夠,以及資源分配和團隊建設不足等原因,白云邊在省外相較于其他一線名優酒企業份額占比相對較小,致使省外市場擴張速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