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凈利潤為199.84億,而其他18家酒企的凈利潤總額為195.77億,也就是說,茅臺一家賺的錢超過了其他18家酒企的總和。要知道,這18路諸侯并非小魚小蝦,匯聚了國內最有實力的白酒品牌陣營,可結果呢,他們在茅臺面前都成了小把戲。
這還不是最殘酷的。一般來說,基數低的企業增速會更高。但是在白酒行業,卻成了悖論。
貴州茅臺在去年如此高的基數之下,營收和凈利潤依然超過60%,而再看其他酒企,五糧液營收增速只有24.17%,凈利潤增速為36.53%,這表現還算湊合。而一直覬覦行業二把交椅的洋河股份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只有15%,這其中還包含洋河并購的其他品牌的貢獻。
事實上,其他酒企能有這個業績已經是沾了茅臺的光了。要知道,他們之所以還能掙這點錢,完全要感謝茅臺的漲價。
53度飛天茅臺從去年的每瓶830元上漲到今年的每瓶1500元左右,漲幅超過80%。而其他酒企上漲幅度卻遠不如茅臺,比如五糧液普五(水晶瓶)的價格在年初還只有820元左右,而到目前價格才漲至960元左右,漲幅大約17%。
最后從經濟數據分析,這是茅臺市價的定海神針。
24-29%的茅工(飛天茅臺價格/全國平均工資)比,讓茅臺沒有像其他名酒一樣大起大落。
根據北京圣雄品牌策劃獨家發現的飛天茅臺價格的公式——茅工比測算發現,回顧整個高端酒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中國高端白酒的發展史直接反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以53度飛天茅臺為例,茅臺的高端性其實從并不是黃金十年奠定的,黃金十年只是助推了茅臺的奢侈化發展。
飛天茅臺的漲價破百元價位在1987年128元,破三百價位在2003年320元、破五百2007年、破千元2011年、破兩千2012年。
飛天茅臺的價格異常期間主要是在2011及2012年兩年期間,這也是中國白酒行業最瘋狂的兩年,也就是四萬億刺激下的造成的異常,其他時間的茅臺價格控制一直比較穩定,飛天茅臺與平均工資比穩定在24-29%之間。
可以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到1990年前,飛天茅臺的價格都占到了平均工資的10%左右,1990年以后飛天茅臺的價格比較于全國每月平均工資達到了20%,從此茅臺一直保持在這個位置,因此其高端性也始終保持不變。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時間是在2002年后開始,價格一路高歌成為了黃金十年的標桿,2002年的中國白酒剛剛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調整,行業經過了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盤整之后,由酒鬼酒及水井坊品牌拉開了中國白酒高端化的道路,由此也催生了國窖1573、舍得、紅花郎、青花汾酒、藍色經典等一些中高端白酒品牌,而茅臺、五糧液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啟了快速提價的道路,從此以后以飛天茅臺、水晶五糧液為首的兩大中國高端白酒品牌走向了神壇,成為了中國白酒產業的風向標。
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茅臺的股票將繼續上漲,茅臺的價格也會繼續上漲,市場不要質疑茅臺的價格,媒體也不要質疑茅臺的股價,未來中國只要國家不亂,社會沒有動蕩,一旦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茅臺只會繼續漲漲漲不停,不會有任何問題。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帶頭大哥,茅臺的在這三個穩定的大數據支持下,必然會非常穩定地破萬億,甚至破更多的市場價值。
所以,這是茅臺為什么牛,也是但斌為什么敢這么張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