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十九大的緣故,本應在10月舉行的糖酒會向后推遲到了11月,隨著雙十一的到來,2017重慶秋季糖酒會也落下帷幕。秋糖結束之際,記者根據了解到的糖酒會情況,采訪了多位行業人士,總結出了糖酒會白酒行業的三大現象。
01、名酒門庭若市,小廠無人問津
酒企業這一輪的“強增長,弱復蘇”跡象明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白酒復蘇更多的是名酒企業的復蘇,增長是擠壓式的增長。從今年展位人流量上觀察,小廠展位基本無人問津,一定程度從側面證明了:一線名酒渠道下沉和區域酒廠強勢崛起,新品開發市場成功率較低。
02、交易功能弱化,交流功能進化
記者在后期采訪的過程中了解到,有很多行業內人士在秋糖期間到達重慶,但是并未參加秋糖展覽和商品交易,而是趁著這個機會拜訪熟悉客戶和生意伙伴、行業內朋友。由于中國酒業市場大體格局目前來說較難發生太大變化,糖酒商品交易會的“交易”屬性削弱,而更多地為行業內人士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和資源互換的時間段。
03、論壇火爆現象的背后
雖然由于時間的推遲造成今年秋糖參展人數不是很多,但是相較于交易人流的略顯冷清,各大論壇卻是人氣不減,微酒論壇更是場場爆滿。
這背后有兩方面的原因值得探討:
1、論壇本身干貨較多,不乏各企業領導人對行業的深度解讀,以及優秀咨詢師的同臺競技,參與價值很高;
2、隨著這一輪行業復蘇的到來,商機明顯,隨之而來的競爭演變愈發激烈,經銷商競爭意識與風險意識提高,論壇作為一個學習行業知識和了解行業形勢的方便途徑,受到熱捧也不太令人意外。
同時,記者還走訪了凱賓斯基,在現場參觀和采訪后,得到關于葡萄酒的兩點信息:
一、品牌差異化尚未形成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觀察到,和白酒行業大品牌優勢集中特點迥然不同的是,葡萄酒各展位大致呈現出平分秋色的現象。經銷商往往會在多個展位上都有停留,仔細甄選采購。這和這幾年來葡萄酒粗放式持續增長有很大關系。各地發展不平衡。標準化,不可期;規;,有瓶頸。大家都不愿去塑造品牌,都想去消費品牌(以線上最為顯著,空有“增長”假象),劣幣驅逐良幣。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葡萄酒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多元化營銷方式抓人眼球
在凱賓斯基現場,記者注意在剛進門處有一個展區吸引了大量眼球,看臺上站立著兩位古埃及著裝風格的模特,通過與現場銷售人員交談,記者得知,營銷內容是一款以埃及風格為主題的主推葡萄酒產品,而這款葡萄酒恰恰也是詢問最多的一款產品。
除此之外,還有外國男性推銷員、廚師現場切佐酒火腿等營銷方式。隨著葡萄酒行業的持續發展,競爭不斷升級,借助產品品質之外的多元營銷手段打開市場已經成為行業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