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消費市場變了,所以行業要調整轉型。”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陳振杰說,在酒類行業的調整轉型期,對文化的研究與發掘尤顯重要,而河南白酒企業最終也將走上質量效益加品牌效益加文化效益的新路子。
提升文化附加值
提及酒文化,或是當前河南白酒企業最為自信的時候。“歷史厚重,底蘊深厚”,動輒追溯幾千年,故事講起來同樣優美動聽。“酒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業內專家李策說,雖然河南有著不可復制的文化優勢,但是當下企業還是過于突出了酒的商品屬性,而酒的文化屬性還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
李策說,從文化的角度來講,酒應該是文化產品,同時具有收藏、投資、鑒賞等文化消費價值。不僅酒道、酒禮文化需要傳承創新,作為文化產品,白酒也應該在文化領域進一步延伸,發揮文化的附加值。
李策認為,如果一味地打價格戰,以不斷降價取悅消費者,是不能走遠的。
“在調整轉型期,文化更顯得重要。”陳振杰說,白酒過去與現在最大的不同就是附加值的變化。從近期出現的五大白酒企業與電商劃清界限的事件可以看出,白酒行業的價格越來越透明,競爭也越來越公平,所以企業不能還停留在“錢好賺”的時代,必須挖掘品牌、文化的附加值,形成核心競爭力。
打造貼近消費者的主流產品
目前很多企業都在談文化,一些沒有歷史基礎的企業,創造文化概念,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陳振杰說,比如金六福打出的福文化,簡單明了輕松,便于和消費者溝通。“傳統文化應該與現代文化融合。”陳振杰說,酒文化不能只做“高大上”,而與消費者缺少互動,不產生聯系。在文化品牌的塑造上,應該取得更廣大區域消費者的認知、認可、認同。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在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也表示,必須立足于傳統精髓,合理運用時尚元素,突出體現民族特色,樹立專屬于中國酒文化的時尚經典。
陳振杰認為,進入新常態后,企業應該打造更貼近主流消費群體的產品結構,形成“創新驅動消費”的發展模式,在包裝、風格、品味等方面都要創新,以差異化取得競爭優勢。
李策認為,當前企業應該找到核心、特色文化,找到消費點,從頂層設計開始,在文化、產品、營銷方面形成系統,避免文化與產品、營銷模式脫離。
陳振杰認為,白酒的現代文化創新與發展非常重要,應創造中原白酒的新文化,為白酒文化打上新符號。好產品會說話、好品牌有張力、由文化演繹的“好故事”很動聽,所以,未來河南白酒企業要走的一定是質量效益加品牌效益加文化效益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