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進口葡萄酒金額20.4億美元,比2006年的1.4億美元增長13.5倍,2006-2015年年均增速高達34.6%。近年來,進口葡萄酒市場整體來說在波動中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在巨大商機背后,是更多有實力運營者的加入。白酒區域大商、甚至白酒企業是這股激流中搶眼的力量。
酒商經營范疇向綜合酒品化轉型
為什么說白酒經銷商經營葡萄酒是大勢所趨?海納機構總經理、酒業評論員呂咸遜向酒業家•葡萄酒經銷商內參分析認為,首先,葡萄酒消費順應了消費趨勢的變化,以前的酒水消費、餐桌文化是一元化、中心化的,以政務消費為帶動的,一個酒桌上喝什么酒官最大的人說了算,F在,特別是沿海地區,一個飯桌上會有白酒、紅酒、啤酒等多個酒種,平等化、多酒品是常態。因此酒商經營范疇也應該向綜合酒品化轉型。
第二,白酒經銷商做暢銷的白酒單品毛利特別低,比如除了飛天茅臺外的很多白酒暢銷產品甚至價格倒掛;而進口葡萄酒相對來說價格并不完全透明,一些產品具有一定的高毛利空間;所以“白酒做流量+進口葡萄酒做利潤“是一個比較好的商品組合。
第三,不僅是白酒經銷商,連白酒廠家都在做進口葡萄酒,這是迎合消費趨勢的戰略選擇,著眼于未來10年、20年的產業布局。
第四,進口酒商群體相對實力較弱,白酒有許多主流的,大經銷商做名酒,對于進口酒的增量有比較大的消化能力,進口葡萄酒在其銷售比重中有很高的增長率。而國際上的酒業巨頭,如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等也都是綜合酒品的經營,是大勢所趨。
整合:白酒經銷商的渠道優勢+葡萄酒經銷商的專業性
白酒經銷商切入葡萄酒市場,將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與多家區域白酒大商有緊密合作的北京酒易酩莊董事長張言志對酒業家•葡萄酒經銷商內參分析認為,白酒經銷商做葡萄酒的優勢是渠道和資金,而劣勢則是專業性不夠,銷售思維轉變比較難,他們中許多人習慣了白酒企業廠家保姆式的銷售方式,不愿意長遠規劃和精耕市場。
對于想要在葡萄酒領域有長遠發展的白酒經銷商,張言志建議,首先,需要立足本區域,有長遠規劃,選幾個真正的好品牌深耕市場,以便在未來的葡萄酒大市場有一席之地。另外,葡萄酒的銷售一定是越來越專業化,所以人才的培養也必不可少,一定要配備專職葡萄酒負責人等。
隨著越來越多的白酒經銷商甚至大商開始切入葡萄酒市場,對于葡萄酒經銷商來說,應該怎樣來迎接這樣的市場變化和挑戰?
深巷子專業葡萄酒超市總經理賈斌在接受酒業家•葡萄酒經銷商內參采訪時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應對。一是合作,我們現在就在和好幾家白酒大商在合作,因為我們的專業性和他們的渠道能夠優勢互補,達到共贏,讓產品快速切入到市場上去。因為葡萄酒產品相對于白酒來說更復雜一些,大的白酒商一般會愿意和專業的葡萄酒商合作。另一個方面,就是葡萄酒經銷商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性,同時對市場再去深挖,深入到各地市的市場上去,這樣就能夠去迎接挑戰。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