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29日是全國的秋季糖酒會,大多業內同仁都認為是近年來人氣最好的一屆秋季糖酒會,特別是相對過往的重慶糖酒會、武漢糖酒會、福州糖酒會,可能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是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浙江、上海等附近省市是白酒、葡萄酒的消費大省,酒商多參會酒商也就多;第二應該是深度調整期酒業創新的厚積薄發;第三可能是借糖酒會之機,到南京、無錫等地游玩一下。
秋季糖酒會有三點值得關注和思考:首先是論壇多。既有各大行業媒體比如新食品、糖煙酒周刊、華夏酒報、酒業家、微酒等舉辦的,他們大都有不低于3場的論壇,論壇內容有產業趨勢、商業創新、酒業電商等,名目繁多;也有各大酒企如洋河、1919、中糧國際酒業等舉辦的,他們大都是既傳達企業戰略又兼顧經銷商招待;還有細分度很高的論壇,如酒業并購圈舉辦的“區域酒企并購&新三板”論壇。大多數論壇都是人氣爆棚,甚至很多人還站著聽,這一方面說明酒業學習氛圍高漲,另一方面也說明酒行業還有很多迷茫、困惑,乃至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徘徊。
其次是e+酒。如果2013年熱炒的是B2C,2014年熱炒的是O2O,那么2015年熱炒的毫無疑問是B2B,下功夫推廣的有盛初的易酒批、和君的壹吉購、鏈端以及以進口酒為主的挖酒網等。關于酒業的“e+”或者說互聯網化,海納的看法是:1.無論何種模式的“電商”,都要既有“電”又有“商”,甚至是要先有“商”后加“電”,先有“商”就是要有不可復制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含運營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后加“電”就是“e+”,為實體模式插上互聯網的翅膀。2.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商業價值,也就是要么能為產業鏈增值,要么能為產業鏈降低成本,僅僅是把線下流量搬到線上的“e+酒”是不夠的。3.易酒批、壹吉購等酒業B2B對產業鏈一定是有價值的,但贏家通吃,融資要及早,燒錢大賽應該是下一階段的大概率事件。除了B2B,以水晶葫蘆、微醺為代表的眾籌和以酒龍倉為代表的定制等模式也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是景芝酒業的水晶葫蘆,3個80后操盤上線不到1個月就銷售了40多萬元,一舉獲得了中國酒業協會和新食品舉辦的“中國酒業商業創新大會”的大獎。
最后,是進口酒。進口酒有兩大看點:第一,進口葡萄酒已經占據了國內葡萄酒市場的半壁江山,2015年更是迎來了進口啤酒的井噴。2015年1-8月進口啤酒總量36萬千升,同比增長65.7%,總額3.93億美元,同比增長48.9%;同期國產啤酒總量3479萬千升,同比下降6.12%,也就是213萬千升;特別是8月份進口啤酒6.7241萬千升,同比增加75.9%,金額為7125.6萬美元,同比增加60.6%。第二,中糧國際酒業“平臺化發展,產業鏈整合”商業模式創新備受矚目,白酒廠、白酒商共謀進口酒,跨界與山東最大的白酒企業景芝酒業成立斐王名莊薈(山東)國際酒業有限公司,跨界與水井坊最大的酒商河南云飛酒業成立河南名莊薈國際酒業有限公司。
德魯克說經營的本質是營銷和創新,秋季會的三個關鍵詞就是在完美詮釋酒業創新這一永恒主題,創新創造未來,讓酒業創新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