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18家白酒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三季報,無論從前三季總體來看,還是第三季度單獨來看,上市白酒公司業績增速均出現大幅放緩。
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同比負增長的公司家數在增加。洋河股份、順鑫農業三季度均出現“暴雷情況”,單季度凈利潤下降幅度達到23%與53%。整體算下來,洋河前三季業績幾乎無增長。
在預收款超10億的公司中,茅臺基本保持平穩,五糧液、瀘州老窖、順鑫農業、山西汾酒的預收款仍在增長,而洋河則出現近30%的下滑。
白酒公司業績增速普遍下滑洋河前三季幾乎無增長
先看前三季度總體情況,剔除金種子酒與ST皇臺,16家白酒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增長率中位數為18.42%,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21.26%,相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8和16個百分點。
營收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的四家公司是老白干酒、洋河股份、水井坊和山西汾酒,前三家下滑幅度超過20%,山西汾酒下滑幅度則為16.69%。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三家增速下滑幅度比較小,在7%以下。
單獨看第三季度,16家白酒公司營收增長率中位數為13.59%,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30.37%,同比分別下滑8和7個百分點。
和去年同期相比,白酒公司分化在加大。去年三季度營收下滑和凈利潤下滑的公司分別有兩家,今年則分別有3家和5家。
營收同比變動最大的兩家公司是順鑫農業和洋河股份。順鑫農業前三季實現營收110.62億元,成功破百億,營收增速從去年的4%達到今年的20.19%;洋河股份則相反,去年前三季營收增長24.22%,今年下滑至0.63%,凈利潤增速從26.11%下滑至1.53%,可以說前三季幾乎無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白酒公司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和業績表現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性。今年年初以來,有7家白酒公司股價漲幅超過100%,這七家公司包括五糧液、貴州茅臺、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其前三季營收增長率中位數為25.72%,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31.74%;股價漲幅介于50%與100%之間的三家公司上述兩項數據分別為20.19與29.06%;股價漲幅低于50%的6家公司上述兩項數據分別為11.34%與7.71%。
7家公司預收款同比大幅下滑順鑫、汾酒繼續增長
白酒企業的分化在預收款項上表現得更明顯。
從歷史數據來看,大部分白酒企業一季度預收款項占到全年預收款的大頭,因此前三季度的數據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年的情況。
先來看作為行業標桿的茅臺,2016年貴州茅臺預收款達到歷史高點——175億元,隨后兩年逐漸下滑,去年全年為136億元,這個數字是五糧液的兩倍多。今年前三季茅臺預收款113億元,跟去年同期持平。
五糧液預收款變動和茅臺稍有不同,和茅臺一樣2016年預收款暴增,2017年略有下滑,2018年則創了新高,今年前三季度預收款達到58.65億元,是去年全年的87%。四季度如果發力,則有望超越去年。
和茅臺五糧液比起來,瀘州老窖預收賬款一直在10億-20億元之間波動,預收款體量小于洋河和順鑫農業。2017年是一個高點,2018年有所下滑,今年前三季預收款已經與去年全年持平,預計會超越去年。
除了這三家高端白酒企業之外,另一家預收賬款比較有看點的是山西汾酒,從2014年起,山西汾酒預收款每年都在增長,2017年為9.12億元,2018年為16.53億元,今年前三季已達到18.41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
順鑫農業2018年預收款達到56.54億元,體量排第三。和山西汾酒一樣,順鑫農業預收款項也是逐年迅速增長,今年前三季為48.26億元,超過去年同期。
洋河股份的預收款則在大幅減少,2018年預收款為44.68億元,其中前三季度為27.72億元,今年前三季則下降到19.79億元,下滑近30%。
前三季同比來看,有7家白酒公司預收款出現下滑,且下滑幅度均超過20%,這七家公司降幅從大到小依次是:ST皇臺、老白干酒、迎駕貢酒、伊力特、洋河股份、今世緣、古井貢酒。預收款同比增長超100%的有四家,分別是水井坊、山西汾酒、酒鬼酒、五糧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