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賣到斷貨的銳澳預調雞尾酒,現在成了經銷商無法承受之痛。近日,有經銷商向記者反映銳澳動銷不暢,串貨、假貨情況嚴重,導致渠道大量壓貨。記者隨后在采訪中發現,大量庫存積壓的經銷商不在少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銳澳和經銷商對市場估計過于樂觀,然而市場容量有限,企業原本的戰略發生偏移,與此同時,經銷商投機壓貨,致使產品動銷減緩庫存膨脹。
終端銷售遇冷
銳澳庫存危機隱現
記者走訪京城多家超市發現,現在銷售的產品生產日期多為6、7月。而2014年底的時候銷售日期與生產日期還非常接近。
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表示,此時在售的預調雞尾酒生產日期為8、9月則為良性動銷,而生產日期偏舊表明庫存偏大,產品動銷率放緩。
與此同時,中泰證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銳澳產品陳列日期來看,一線城市生產日期一般在5-7月,二線城市在2-4月,顯示前期存庫仍處于消化中;此外,“百度搜索”顯示,三季度指數環比一季度下降約50%,預調酒熱度不及一季度,產品動銷情況不佳。
近兩年,銳澳的銷售量極速攀升,據母公司百潤股份之前發布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中提到,銳澳雞尾酒品牌公司上海巴克斯酒業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7.75億元,實現凈利潤3.0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銳澳公司對經銷商實行周轉金政策,經銷商提前一個月給銳澳公司付款,廠家根據預定量進行生產。但是,由于前期市場過熱,許多經銷商盲目入市,或者高估了市場潛力,導致經銷商產生大量壓貨。
中國雞尾酒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對于一季度的增長,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銳澳的業績增長有著大量經銷商投機壓貨的性質,然而隨著預調雞尾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銳澳這種增長模式的隱患開始顯露出來。“企業對于預調雞尾酒市場估計過于樂觀,原本制定的戰略與市場實際情況偏移;經銷商認準銳澳市場火爆,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大量投機壓貨。而實際情況是預調雞尾酒市場增速放緩,以致渠道庫存過度膨脹。”
記者到銳澳母公司百潤股份北京辦事處了解情況時,對方表示銳澳的業務由子公司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負責。而巴克斯酒業方面則表示銳澳相關事宜需與營銷公司聯系,并提供了總機電話,但并不肯透露具體聯系人和分機號碼。記者多次撥打該號碼,總機轉人工服務一直無人接聽。
跨區域串貨成疾
渠道商毛利率大幅縮水
近兩年預調雞尾酒走俏市場,銳澳作為領軍品牌銷量節節攀升,2015年初多地終端甚至出現斷貨情況,為此銳澳也加大了生產基地的投資規模。
然而日前有經銷商向記者反映,銳澳價格混亂、動銷不暢,串貨、假貨情況嚴重,導致渠道大量壓貨。
記者聯系了北京、上海、廣州、貴陽、河北、武漢等地銳澳經銷商,發現一線城市的銷售情況表現為良好,二三線市場則相對較差,有些地區很難支撐產品的快速流通,但均反映有不同程度的存貨問題。
一位山東經銷商介紹,在流通渠道每瓶銳澳售價為14元,餐飲渠道則為16-18元。銳澳扣除返利后的進貨價為每箱200元(24瓶裝)。若按照該價格推算,經銷商的毛利并不低。然而市面上充斥的串貨價僅需 160-170元/箱,更有大量假貨、邊緣產品橫行,而且廠家并不作為。該經銷商稱所屬區域銳澳產品賣不動,無法實現上述高毛利,導致現在手中壓貨上百萬元,已經考慮處理庫存,放棄繼續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