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市場規模上升、醬酒持續高增長、果露酒邁向千億、葡萄酒平穩發展……新一輪酒業“黃金十年”正式拉開帷幕。在“十四五”期間,誰能跑贏通脹?誰能擠進醬酒“15+15”陣營?誰能成為百億俱樂部的新成員?
第五屆中酒展期間,和君咨詢集團高級合伙人、和君酒水事業部主任李振江在“第二屆中國酒業思想力峰會”上發布最新的行業研判觀點,解析酒業“十四五”的十大新趨勢。酒業家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根據筆者的研究,到現在為止,中國經濟的實際通脹率已達25%。這就意味著,酒類企業在“十四五”期間的復合增長率如果達不到35%,就跑不贏通脹;如果經銷商的復合增長率低于20%,現金的壓力就會很大。
筆者研判中國宏觀經濟已出現四個趨勢:一是通脹高、增速快、政府引導性投資、突破性發展;二是省會經濟+鄉村振興成為“十四五”最主要的省級經濟增長兩極;三是人口流速仍是最大的經濟動力源;四是A股IPO數量在“十四五”期間比“十三五”期間至少增加一倍。
那么在這四個宏觀經濟區域之下,筆者判斷,中國酒業會呈現出以下10大趨勢:
趨勢一:白酒行業容量進一步放大。“十四五”末白酒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00億,千億規模企業達到2家,百億規模企業增加至15家左右;
趨勢二:果露酒蓬勃發展。“十四五”末,果露酒的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350億增長到接近千億,甚至突破千億,發展潛力巨大,增長速度驚人;
趨勢三:葡萄酒行業平穩發展的態勢仍將保持不變。存量競爭依舊是中國葡萄酒市場的主流趨勢,葡萄酒上市公司的“產融結合”將是最大變量。目前,已經有一批葡萄酒公司進入了上市通道,將推動葡萄酒的競爭出現特別重要的變化;
趨勢四:醬酒高速發展的態勢會持續。“十四五”期間醬酒的競爭格局將基本定型,未來真正參與市場競爭與紅利分享的醬酒企業不會超過30家。筆者的判斷是“15+15”。前面的“15“是指15家頭部企業,競爭門檻在30-100億左右,而這15家企業基本具備上市公司背景,后一個“15”是指15家中型企業,產能約在2000噸左右,而競爭門檻在3-10億左右,能夠完成市場發展和產品品牌的運作。未來醬酒市場基本就是這30家企業參與競爭,而茅臺鎮會出現5家左右的上市酒企;
趨勢五:保健酒進入“功效可感知”階段。保健酒將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產研結合”的市場價值,保健酒的機會在于功效和感知;
趨勢六:規模為先一定會成為眾多酒企最重要的經營指標。規模為先,利潤次之,不管是酒企還是酒商,規模是最重要的經營指標,必須先跑規模。不僅如此,20%-25%的復合增長率是酒商最低線的增長指標,而酒企這一指標的數值是35%。增長率只要高于最低線,你就能感受到增長的樂趣;
趨勢七:白酒品牌集中度會增長到65%以上。“十四五”期間,白酒品牌與價格段的分化更加激烈,“贏家通吃”現象會成為酒業基本競爭態勢。前30名酒企將占據65%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果按照7000-8000億市場規模算,這30家企業的規模將會非?捎^,將會新增一批百億級的公司,同時品牌和價格分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贏家通吃的概率非常高;
趨勢八:行業并購潮拉開大幕。酒業預期的上市公司“紅利期”到來。從今年開始看,“十四五”期間將會有大量并購事件發生,并購的起手規模應該在15億-20億;
趨勢九:消費口感將發生生理變化。消費多元化的需求趨勢會倒逼酒企展開新一輪的“技術升級”,多香合一將成為主流;
趨勢十:“十四五”期間將會出現酒企領導層的結構性調整。50后、60后的酒企高管將會逐漸退出,70后、80后逐漸成為酒企的高管。
總之,新一輪酒業“黃金十年”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競爭水準將會結構性上移,技術引領產品突破,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原標題:酒業“十四五”將現10大趨勢,醬酒紅利最終贏家只有“15+15”丨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