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熱之下,黃酒“老大哥”女兒紅也正式入局。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期間,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紹興女兒紅”)進軍醬酒市場,發布三個系列產品,作為一家老牌黃酒企業,紹興女兒紅此時“黃染醬”,是順應趨勢還是“蹭熱度”,其實力能否撐起醬酒這局“大棋”?難以走出“江浙滬”的黃酒在醬酒的加持下能否突破地域瓶頸?
紹興女兒紅并非首次涉足白酒領域
新京報從其官方微博了解到,紹興女兒紅醬酒新品包含金鳳、紅鳳、雅品三個系列,定價分別為1299元/瓶、699元/瓶和499元/瓶。
紹興女兒紅醬酒新品之一。
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志明公開表示,此次進軍醬酒行業,不僅(希望)帶動企業盈利,鼓舞團隊士氣,開創新品類,更是希望憑借醬酒熱這一時代浪潮,將女兒紅品牌更為快速地向全國推廣,利用醬酒品類為品牌賦能,進而推動自身黃酒的發展,為黃酒市場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做到醬酒、黃酒兩開花。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在市場渠道方面,基于產品本身的稀缺性,紹興女兒紅醬酒團隊設置了一套獨特的“大商養成計劃”:自營產品鳳凰系列永遠只服務100個經銷商,讓100個經銷商成為令人羨慕的“優商”,這是女兒紅醬酒的綱領。在模式方面,女兒紅醬酒將遵循“116481工程”,并計劃用2-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招募10家女兒紅醬酒文創產品開發商、100家女兒紅醬酒鳳凰系列合作伙伴,其中包括60家區域總經銷商、40家團購經銷商,此外,還有800家鳳凰財富會員店以及100名品鑒顧問。
天眼查顯示,紹興女兒紅由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古越龍山在今年的半年報中稱,確定古越龍山、女兒紅為主品牌,雙龍頭品牌比翼齊飛,多品牌互補發展戰略。
從具體數據來看,紹興女兒紅2020年1-6月營收1.69億元,凈利潤1498.64萬元,分別約占古越龍山營收和凈利的29.17%和22.33%。2019年,紹興女兒紅營收2.58億元,凈利潤1876.91萬元,相較于去年同期來看,今年上半年,紹興女兒紅的營收、凈利分別下降了34.5%、20.15%。
黃酒行業集中度較低,消費區域相對較為集中,且普遍面臨產品同質化及整體價格偏低等困境。古越龍山方面在半年報中透露,其公司面臨與其他酒種的品類競爭和行業內部相互競爭的雙重壓力。
古越龍山在半年報中稱,其公司產品銷售受疫情較大影響,將對公司今年的發展帶來風險與不確定,公司將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環境變化,適時調整公司經營策略和布局,進行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新品研發、工藝改進, 提升產品的溢價力和品牌附加值等。
入局醬酒可以看做是紹興女兒紅的順勢而為,也可看作是其突破發展瓶頸、尋找增量的積極探索。
九度咨詢董事長馬斐對新京報記者說,在醬酒熱風口影響下,很多企業都在開始釀造醬酒,追趕這股熱潮,紹興女兒紅這次也加入了醬酒爭奪戰,從發展、創新的角度來說無可厚非,是可以理解的。
“女兒紅在白酒領域耕耘多年,進入醬酒是首次。”白酒行業專家歐陽千里表示,天眼查提供的信息稱,紹興女兒紅的經營范圍包括黃酒、白酒的產品銷售,新京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也發現有不少店家在售賣女兒紅濃香型白酒,但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行業人士預測,其濃香型白酒年銷售額不超過一億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女兒紅醬酒系茅臺鎮一家酒企代工生產。按照紹興女兒紅介紹,其醬酒的生產基地位于茅臺鎮,專注醬酒生產與工藝提煉長達數十年。
黃酒企業不斷調整背后的黃酒之困
黃酒行業整體規模較小,市場發展增長不足。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超過8350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1611.7億元,同比增長12.8%。而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黃酒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為173.3億元,同比增長3.46%;利潤總額為19.3億元,同比增長12.21%。黃酒的銷售收入、利潤約僅占總額的2%、1%。
而從三家黃酒龍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在品類競爭及疊加疫情的影響之下,黃酒市場的壓力愈發增大。2020年上半年,古越龍山營收5.79億元,同比下降39.32%,凈利為6712.14萬元,同比下降33.87%;會稽山營收4.53億元,同比下降18.22%,凈利為4808.45萬元,同比下降28.7%;金楓酒業營收2.46億元,同比下降29.57%,凈利為虧損1462.27萬元,同比下降187.74%。
業內人士稱,黃酒主要消費市場集中于長三角地區,市場規模有限,低端化明顯,并且受近些年白酒消費熱及疊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黃酒市場發展增長緩慢。
在此背景之下,幾家“頭部”黃酒企業開始了縱向和橫向的積極探索。縱向上,不斷提高黃酒行業的價格天花板。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愛保近期在公開場合表示,黃酒實現突圍,首先必須走中高端路線。比如,古越龍山致力打造百元以上三大系列(青花、不上頭、國釀)、九個產品,形成古越龍山高端酒矩陣。會稽山則于去年7月推出了“大師蘭亭”珍藏版高端黃酒,每瓶零售指導價為1799元,隨后又推出會稽山1743。
去年7月,會稽山推出“大師蘭亭”珍藏版高端黃酒。
橫向上,黃酒企業進一步梳理優化產品結構,明確重點產品、保留產品和削減產品,同時在產品端不斷創新,擴大外延。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金楓酒業瞄準年輕群體,聚焦“泛米酒”戰略,開發了撐腰開運酒、清酒、米酒濁酒等新產品,豐富產品結構與品類。此次推出女兒紅醬酒新品也是古越龍山在橫向擴張上的一次積極探索。
加碼醬酒,消費者能否買賬?
醬酒,一直都是近幾年行業的熱門話題之一。行業數據顯示,2019年,醬酒實現營收1350億元,凈利潤550億元,雙雙實現20%以上的增長,以占全國7%的產能實現20%的營收和38%的凈利潤。有觀點認為,未來3年,醬酒行業規模將向2000億邁進,醬酒渠道利潤也將邁向2000億,醬酒無疑是酒水行業下一個風口之一。
眾多酒企爭相入局醬酒市場,而且從2019年來看,主流企業品牌化開始加速,除茅臺系列產品繼續保持高光外,郎酒的青花郎、習酒的君品和窖藏1988、國臺的國標酒、金沙的摘要酒、珍酒的珍15,均保持了較大的投入力度。而且,勁酒、今世緣等濃香型白酒佼佼者們也逐漸布局醬酒領域。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并非所有入局者都能“分一杯羹”。資深醬酒專家權圖曾表示,茅臺鎮正宗坤沙醬酒,以先天的品質優勢和有限稀缺的產能,將在這輪消費需求與觀念中占據先機。
華策咨詢董事長李童對新京報記者說,目前來看,對于非醬酒核心產區的酒企而言,建議還是要把自己的主營業務做好,盲目加入醬酒熱潮,有點蹭熱度的嫌疑,同時,消費者對酒企原有業務的認知很強,也很難改變,突然涉足一個全新的醬酒領域,消費者也不一定買賬,而且,耕耘一個全新的業務,也需要耗費企業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李童認為這類酒企眼前不適合重點發力醬酒領域,而更應該做一些生產及技術方面的儲備。
馬斐認為,醬酒作為白酒的一個強勢品類,未來發展前景還是可期的,畢竟高利潤吸引了更多的資本、企業加大了投入,但是一些醬酒亂象、過熱的盲目介入還是要避免的?简炁畠杭t和更多初入局醬酒企業的是是否具備風險意識和長期大量投入的思想準備。馬斐說,酒類本來就是長線投資,不是能夠快速賺錢的行業,需要忍受寂寞,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