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談眾籌,從簡單意義上講,眾籌就是先給錢,后享受成果。
目前,眾籌的參與者共分為三種人:騙子、傻子、精明人。騙子就是從項目中忽悠先賺一筆,傻子就是默默忍受,不計較被成功忽悠的一類人,而精明人是指既不忽悠別人自己也不愿吃虧的這類人。而眾籌的趨勢是消滅傻子和騙子,只剩下精明人,也就是剩下的應該是講求自己利益的保護,強調投入產出比,維護公平交易原則的參與者。
互聯網時代,線上發起的白酒、葡萄酒眾籌項目也是層出不窮,有做的好的,也有做死的。
眾籌的成功要素包括四點:
第一,參與“眾人”有真實需求,即對眾籌產品有極度渴望。
第二,眾籌產品要有真實價值,性價比高于消費者在其他零售業態購買,否則何必增加資金成本、機會成本;
第三,組織者的違規成本,參與者對組織者的權重,決定組織者的違規成本,參與者有讓組織者付出相應的后果的能力;
第四,需要組織者的資源和技能,如果葡萄酒行業的品酒大師羅伯特.帕克為某款酒眾籌背書。這個眾籌項目離成功八九不離十了,組織者的重要職能,是背書生產者或品牌運營者的品牌,無論眾籌目標自身的品牌狀況怎麼樣,組織者的資源和技能意味著眾籌產品的品質保障能力,售后服務能力,產品或服務失誤時的糾錯能力。
眾籌的實施策略:
首先認為要堅持顧客參與的門檻策略,國外的很多葡萄酒品鑒會都是提前收費制的,會后再以酒的形式回饋給參與者,在葡萄酒行業,越是要有這種設定門檻,越是限制顧客的條件和資源,才能保證這個項目的意義所在。
其二在產品策略上,與公開渠道相比,訂購者能獲得新增性價比,如果唾手可得就沒必要,在產品的選擇上要有稀缺性價值。
其三,眾籌需要適當的傳播,針對人群傳遞出適當的信息。
其四,要塑造參與者的態度,眾籌發起者要以清晰、有效的套路,管理訂購者的態度,引導眾籌項目口碑的形成,形成正面傳播,負面控制。
另外,在互聯網時代,發起者還是有一個客戶信任的問題,眾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取決于參與者對發起者的信任數量和程度,只要企業的信任成本夠高,相信眾籌模式會成為葡萄酒銷售的一個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