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雖然成了酒鬼酒的實際控制人,但對其具體規劃并未浮出水面。同時,受塑化劑事件影響近三年的酒鬼酒,銷量正在復蘇,只是,想重現2012年的輝煌,不太容易。
歸屬中糧
還在停牌中的酒鬼酒并沒有停滯不前。其在10月8日發布的公告更是引發了業內的諸多猜測。
該公告表示,因本公司工作人員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理解存在偏差,在2014年年度報告相關章節中披露本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現根據本公司控股股東中皇有限公司的股東性質、股權結構、內部控制、企業治理等實際情況,認定本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為國務院國資委[微博]直接監管企業。
有消息稱,酒鬼酒將直接劃歸中糧的二級管理中心,由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管理。中國食品總經理為江國金,旗下擁有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等消費者業務。
對此,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郝剛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眼下,酒鬼酒是歸中糧管理,但具體歸中糧的哪個部門管理并沒有明示。假如,酒鬼酒真的由中國食品管理,在我看來是一件好事,管理、溝通都將更直接、更有效。”
事實上,酒鬼酒和中糧早有淵源
酒鬼酒公告顯示,2014年年底,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由于酒鬼酒第一大股東中皇的母公司隸屬于華孚,中糧便成了酒鬼酒的第一大股東。
“即便如此,彼時的酒鬼酒與中糧之間仍舊隔了三個公司層級。而此次中國食品管理酒鬼酒的消息如果能夠坐實,那層級就減少了很多,這也是郝剛所言的管理將更加直接有效的原因。”一曾經的酒鬼酒工作人員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此前,中糧一直沒有插手酒鬼酒的事,而此次有可能讓中糧旗下另外的單位接管酒鬼酒,這意味著管理層可能會更換。即便如此,這對酒鬼酒也是一個利好消息,“酒鬼酒如果能夠借助中國食品的渠道、終端,那對促進銷售是非常有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糧旗下已有白酒板塊。此次如果中國食品管理酒鬼酒成真,也只是中糧完成整體部署的一個小節點。只能說明,酒鬼酒短時間內不會被賣掉,并不能說明會重點打造酒鬼酒,還得看中國食品CEO的態度。而酒鬼酒的董事長可能會被換掉,酒鬼酒的其他管理層,還看不出端倪。”一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
整合湘酒
“對眼下的酒鬼酒而言,重點應該是其和湖南湘窖酒業(以下簡稱:湘窖酒業)的整合事宜,而不是歸誰管理。”前述行業人士表示。
郝剛并不否認酒鬼酒從今年6月至今的停牌與“整合湘窖酒業”有關。至于整合的進展情況,他表示:“正在進行中,還沒能達成協議。行業整合不會太容易,需要經歷多輪談判。”
公告顯示,酒鬼酒自6月8日起停牌,源于“酒鬼酒擬籌劃重大事項,鑒于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其中并無涉及湘窖酒業的內容,但通過較早之前的媒體報道,能夠廓清的事實是,二者的整合意向,毫無例外地源于彼此需要。
“隸屬于華澤集團的湘窖酒業可能試圖通過酒鬼酒實現借殼上市,而酒鬼酒也多了一頭現金奶牛,報表合并,渠道協同,利潤會更高。二者即便整合成功,也不會涉及到人員動蕩,應該會多產品線獨立運作。”前述行業人士稱,依據是,酒鬼酒的銷量雖然在復蘇,但利潤率卻在大幅下降。
“站在酒鬼酒的角度,如果整合成功,只有利好。湘窖酒業為華澤體系貢獻了不少利潤,而華澤集團老大吳向東的經營能力又很好。”曾經的酒鬼酒工作人員表示。
對此,郝剛則只強調,“站在行業整合的角度,如果兩者能夠整合成功,是個好事。”
只是,這一“看點”,實現起來并不太容易,只能等。
在即將來臨的11月,酒鬼酒受塑化劑事件影響將滿三年。
三年間,酒鬼酒逐漸擺脫了因塑化劑事件帶來的影響,但也因行業大背景等諸多原因導致業績受損,以至于在今年4月,還戴上了“ST”的帽子。
好消息是,12日,酒鬼酒發布2015年第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1-9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76.29%-185.49%,盈利5800萬元-6500萬元。三季度單季盈利1850萬元-2550萬元。
同時,酒鬼酒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657.85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71.71%;實現凈利潤3949.30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88.80%。
“今年,應該可以摘掉‘ST’的帽子,但年銷售也就5億元左右,能好到哪里去?”前酒鬼酒工作人員稱,現在想要實現年銷售二三十億元,太難了。據他了解,酒鬼酒2012年的年銷售已過20億元,但酒鬼酒當年的年報顯示,其當年的年銷售額在16.5億元。
在郝剛眼里,酒鬼酒的發展“一切趨好,挺好的”。不論是酒鬼酒與互聯網合作推出的單品銷售,還是市場銷售“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