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由于文化差異,導致消費情況非常復雜,尤其是阿拉伯國家對酒有很多限制。陳化北認為,這就需要中國白酒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研究、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消費習慣等。
為此,我們中國的白酒企業需要引進人才、技術、資金,尤其是對于人才引進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通過人才交流,為中國白酒國際化建立良好的交流機制。同時,中國酒文化在向外推廣的過程中,如果單純推廣酒文化會顯得單薄,且不利于國際傳播。中國白酒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我國豐富的飲食文化,才能更好的將中國白酒推向世界。
內蒙古河套酒業股份公司總經理劉立清認為,中國白酒國際化之路的關鍵在于文化交流、品牌傳播、品類解讀、消費場景定位以及渠道搭建、一帶一路風潮。
當前,“一帶一路”在國際經濟領域不斷取得進展,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區域合作與開放研究所所長景朝陽表示,當前,“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取得了良好進展,建設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測,合作共識不斷凝聚;重大項目收獲喜人;投資合作扎實推進;人文交流日趨頻繁;保障體系加快完整;高峰論壇碩果累累。
據介紹,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正在建設的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當前,教育、文化、科技、旅游、衛生、救災援助和減貧等多層次、多領域人文交流合作不斷推進,文明互學互鑒和文化融合創新也不斷得到推動。
國家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全球價值鏈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明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入,中國白酒企業應在這個過程中,應借力“一帶一路”,輸出中國白酒文化價值觀、處理好引導和迎合的關系、促進酒類營銷格局的演變、制定科學的白酒標準體系、開創中國白酒營銷新模式,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白酒企業對于國際化的探索始終在進行,尤其是近年來,以茅臺、五糧液、汾酒等國內著名白酒品牌為首,屢屢在國際視野中展現身姿。
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田鋒表示,中國白酒一直在努力實現國際化,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為中國白酒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歷史機遇。而中國白酒要實現國際化,則必須使企業具備國際化視野,實現產品國際化、思想國際化、管理國際化,重點抓好在華生活、工作、學習外國人群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作的中國工人兩種消費人群,解決好白酒“語言”問題、思維問題和形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