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下旬以來,茅臺能否有效管住價格,又成為了一個行業焦點。一些經銷商朋友,又開始躍躍欲試,準備跟隨社會資本囤貨炒作。不少人問我,怎么看現在的情形,市場漲價預期很強烈,你是不是還堅持以前的判斷?
我說,我還是堅持以前的看法,茅臺穩價是華山一條路,茅臺新的領導班子有堅決信心,也有足夠的資源和手段能夠管理好價格。很長時間以來,就茅臺價格問題我是行業內絕對的孤立者,我堅決相信茅臺能夠管好價格。我曾經在4月份《糖酒快訊》的采訪中反復告誡經銷商,不要跟隨炒作,做一個理性的商人。不僅對茅臺好,也有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
在我看來,茅臺目標很清晰,就是抑制非理性炒作,讓價格維持在相對合理的位置;而方法也很明確,只要把渠道的和社會的囤貨逼出來就成了。在4月份的文章中,我曾經說過,茅臺管理價格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自己大幅增量,投向特定零售渠道。這是市場化的調節手段,對于價格管控有決定性意義,8月中旬以來,已經在茅臺官網開始了。
并且明確宣告9月投放量達4500噸,這是史無前例的投放量。此舉對市場各方影響已經開始,而在我看來,茅臺的后續投放還有潛力。因為據我了解,茅臺現在已經停止對所有總代產品的生產。
不僅如此,茅臺還輔以市場管理手段,嚴格督察經銷商囤貨行為,再加上組織發動經銷商控價聯盟。據報道,現在已經有二十個省市經銷商公開表態了,這一招很厲害,讓經銷商自己管理自己,比廠家管理更有效。我認為,如果對已表態和堅持按控價按計劃量投向市場的,給予一定計劃量的獎勵,這個作用將更加明顯。
之所以我還是堅持原來的看法,不僅因為茅臺現在還有很多牌可以打。如果我們回到基本面,我們就會發現,茅臺并不是如市場所表現的那么缺貨,F在所謂的緊缺并非市場真是狀況,而是炒作扭曲的結果,是幾個方面造成的。
1、茅臺缺貨不是因為供求失衡。2012年茅臺成品酒一萬五千噸,那時市場缺貨現象也很嚴重。但是到2013年春節后,滿世界都是茅臺酒,五糧液也是同樣情況,這些酒是從哪兒來的?就是渠道和社會存量全部涌出造成的!當時來咨詢我的經銷商,問得最多的就是社會庫存量有多少多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消化?
現在,茅臺成品酒已達二萬六千噸,又出現2012年相似的情形。我不禁要問,是這五年間國民經濟大幅增長,喝茅臺的人大量增加了?還是喝茅臺酒的消費者5年后酒量大幅增長了?抑或是公務消費又開禁了?顯然都不是!那么,酒在哪兒不就很清楚了嗎?
2、2012年以前,所謂團購一塊占茅臺銷量的39%,折算下來有將近六千噸,這塊量現在放到了市場在消化,所以,現在市場投放量遠高于當初。市場不缺酒,為什么還會這樣?顯然,相當一部分的社會資本,把茅臺作為標的在進行炒作。
3、茅臺非常清楚現在如果無節制的任由茅臺酒價格飛漲,對茅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對品牌對茅臺企業長遠健康發展都會帶來傷害。因此,茅臺管控價格是必須的。而當下的市場,存在諸多不理性的投資者,所以控價必然的。
我們不要被市場假象所迷惑,也不要太健忘,剛過去五年就忘了2013年的教訓,F在與當年非常像,唯一不同的是當時行業是從巔峰進入調整期,所以市場馬上就給了囤貨者一個慘痛教訓;而現在行業處于恢復上升期,所以控價的任務更加任重道遠,這更決定了控價將是常態化舉措。
4、最近市場的缺貨假象不僅刺激了經銷商,也刺激了資本市場進一步利好預期,這是茅臺股價最近上漲較大的原因之一。反過來,股價不斷創新高,又刺激了實體市場對產品價格的預期。資本市場與產品市場的互動刺激,互相推高,因此也要警惕資本市場泡沫,會對產品市場帶來影響。
5、茅臺的價格套用股市術語來說,只有慢牛行情才對消費者、對品牌、對經銷商,甚至對行業都是好事。如果茅臺價格在短期內就達到了炒作者的預期價格,那必然出現一輪拋售,很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是對茅臺,對剛剛復蘇的白酒行業也是一次嚴重打擊,牛市不到,熊市又回來了。
最后,我再次提醒經銷商,認清行業大勢,市場缺貨是假象,茅臺不僅能管好價格,而且控價必將常態化。經銷商的生意不是做一時,還是理智一點好,要維護消費者利益,保護民族企業,做一個有良心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