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河南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全省白酒業轉型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加快推進企業重組、品牌重塑和模式重建,抓住產業變革新機遇,集聚經濟發展新動能。
陳潤兒在座談中說,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消費和文化大省,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突出體現在企業規模小、市場占有低、稅收貢獻小。
眾所周知,省委、省政府根據河南的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結構特點,將白酒業作為12個轉型攻堅重點產業之一強力推進,一年來呈現出產量、銷售、稅收“三增”的良好態勢。面對如此具有誘惑力的豫酒市場“大蛋糕”,到底該如何分享“美食誘惑”?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名酒企布局河南,
“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河南,古稱豫州,地處華夏腹地,自東漢以來,一直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數千年的中國封建史上,河南,又被稱為中原大地,可謂是人杰地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2012年以來,中國白酒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全行業呈現出整體下滑的狀態,2016年下半年,白酒行業出現了回暖復蘇的樂觀跡象,在這種狀況下,河南,又成為了一線名酒的必爭之地,一線名酒紛紛在河南市場大力布局,以圖撬動河南白酒400億市場,一場“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名酒中原“大會戰”一觸即發。
6月21日,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白金醬香與您共享”大壇酒大單品全球首發盛典隆重召開。2009年白金酒初步全國化就是以河南為跳板,通過超前的營銷理念和戰術,迅速讓白金酒火遍河南,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9年之后,白金酒全新升級,王者歸來。
7月15日,行走的汾酒到訪河南,祭拜黃帝陵,再開品牌大會,并且今年時間過半汾酒已經在河南實現5億元突破,早在去年秋糖時汾酒在河南勢如破竹,2018年實現10億元目標完全在意料之中。
白金酒與汾酒,歷史上就與河南結緣,汾酒早就針對河南提出打造第二故鄉,重返老窠安營扎寨,目前看其速度與增長質量可圈可點。而白金酒的高層有一部分是河南人,當初在河南建立了根據地,這次選擇河南,意味著打造10億級大單品計劃落地生根,具體來看就是聚焦鄭州省會核心市場,與100家酒店推出“白金醬香、與您共享”的大型品鑒活動,讓消費者先喝到好的醬香白酒,喝到升級后的白金酒新品;同時與10000家企業達成合作,形成鄭州至整個中原的輻射與起勢。
不僅僅這兩家,外來酒的名宿力量搶占河南市場的動作也一刻不停。洋河和古井將河南視為與大本營市場同樣最重要的“新江蘇市場”、“新安徽市場”,茅臺、五糧液、老窖系同樣加碼推進。大眾名酒層面的白云邊、牛欄山、老村長等全面進入,不斷侵蝕著豫酒的市場根基。
“豫酒振興”背后,
有哪些“難言之隱”
2017年10月河南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酒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
豫酒集團將通過5—10年的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白酒生產基地,同時將酒業作為河南省政府12個轉型升級行業之一,專門安排一名省級老領導牽頭豫酒振興,設立的專項資金也用于酒企設備改造和產品研發。
在市場端,使豫酒在省內市場份額再提高20%以上,超過60%;噸酒價占全國平均水平的比重再提高20%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企業端,到2020年,培育1—2家年銷售收入突破3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3—5家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的優勢企業,扶持1—2家白酒企業上市;
在品牌端,著力培育1—2個在全國有市場影響力的豫酒領軍品牌,打造豫酒核心品牌和超級單品,重點擴大中檔產品市場份額,加快開發一批100—300元/瓶的中檔白酒,積極開發高端白酒,形成豫酒品種群,形成集團式發展模式。
更重要的是,河南省政府提出的振興豫酒計劃與貴州、江蘇、四川、山西相比明顯是“遲來的愛”,其規劃的速度與步伐明顯“超常規”。例如河南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曾指出豫酒所占河南整體市場約22%,政府提出要超60%,這可只有兩年時間了,其跨度與速度的難度可想而知。
更新鮮的是,相比于河南省政府提出的振興豫酒的熱度來看,對于企業只有個別享受到一部分返稅政策支持,其它的策略與力度目前仍停留在口號的發酵熱階段。這樣的熱度不僅沒有帶給豫酒直接而強大的引力,反而帶來了外來品牌的空前熱烈地進攻。
“省酒”對抗“名酒”,
豫酒謀篇布局
面對名酒的持續進攻,豫酒如何應對,已經提上了豫酒振興的議事日程。
針對這一關鍵問題,河南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經過前一段豫酒振興工作的開展,在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經過全體豫酒人的努力,2017年豫酒名優企業大多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同時也深感豫酒振興任重道遠。
據測算,2017年河南地產白酒銷售額122.10億元,同比增長18.32%,占市場份額21.42%,同比略有下降!
基于此,熊會長認為,若要打破名酒的進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繼續樹立豫酒的文化自信、品質自信、品牌自信、消費自信的四個自信。
具體在宣傳推介中可不說或少說提高豫酒品質,多講豫酒產品品類化、個性化、差異化特點,以及原料、水質、工藝、氣候特點、產品特色、風格等。一方面,講多了提高品質,人家會認為好像是豫酒品質不好,出問題了。另一方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豫酒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宣傳時可大講特講。河南能產好酒,能產有個性特色的好酒,這一點我們必須充滿自信!
2、繼續營造各級黨委政府支持豫酒發展的氛圍,媒體宣傳推介豫酒的氛圍。酒是高稅產品,與國外不同,我國酒類征稅主要在生產環節,豫酒市場份額少,給當地納稅就少,所以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多從納稅貢獻講支持豫酒的意義。河南人喝河南酒就是為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多喝一瓶地產酒就是為當地多納稅,多做貢獻。
3、共同遵守一條底線,協會盡力維護公平競爭。豫酒兄弟們競爭又合作,希望大家在宣傳推介中只講自己好,不說別人壞。
4、共同繼續營造四個氛圍。豫酒振興,流通是關鍵,消費是核心,豫商不賣豫酒,河南人怎么能喝到豫酒?不培育引導河南人喝河南酒,豫商就沒有賣豫酒的積極性。所以要營造豫商賣豫酒、河南人喝河南酒的氛圍,廠商合作必須共商共享共贏共好,學會換位思考,真正做到互惠互利。
5、豫酒抱團打天下要落地。比方說,鄭州是戰略性市場、導向性市場,能否在某一時段集中豫酒主力攻打鄭州市場、開展豫酒西部行、河南名酒宣傳日、豫酒巡展、萬人品豫酒等活動,讓活動落地,接地氣,出實效。
為了更好地實現“省酒”對抗“名酒”,豫酒集團的組織架構,最近也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六朵金花”調整為“五朵金花”和“五朵銀花”。
2018年已經過半,外來名酒不斷侵蝕河南白酒市場,給豫酒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豫酒內部的品牌之爭、品類之爭也在進行著,畢竟市場規律的運行,有它自己的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強敵壓境,兵臨城下,無疑給豫酒的振興之路增加了難度,作為白酒市場容量巨大的河南市場,未來的道路究竟如何?誰能撬動400億河南市場?豫酒能否齊心協力,御敵與城門之外?所有的一切,只能交給時間來做精準的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