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前,在振興蘇酒20年周年紀念活動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酒行業已經進入不缺酒,但是缺好酒、缺名酒的時代”。
在我看來,好酒、名酒的核心,就是要讓白酒“美”起來。
白酒如何才是美?絕不是那些奪人眼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花色包裝,絕不是那些牽強附會、附庸風雅的概念炒作,也不是像做盛大道場式的品鑒玄虛,更不是聲撕力竭的廣告轟炸。
誠然,大家都明白行業已經從普增長轉變為名優酒、名產區增長。從擴容到擠壓,供給過剩的年代誰能長時間、更大能力占領消費者心智呢?
那就是我們要從消費者需求倒推過來做產品。
品質相當情況下為什么選擇的是你?你憑什么占領了心智?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真的忘了,白酒除了基于瓶子、盒子、顏色等物質“體貌”的長相之外,還有一個比物理長相更牛逼的是“精神長相”。所以,要按消費者的精神需求來重建白酒“精神顏值”。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就在江小白的全產業鏈發布會上,創始人陶石泉十分堅決地指出“如果江小白哪一點像茅臺、五糧液了,我絕不允許。”提及江小白,所謂的行業主流人士天天叫嚷著“那不是酒”,真的不是酒么?一些八卦媒體也抨擊其為廣告公司、文案公司。
在我看來,這些一邊倒的聲音至少說明江小白不是傳統概念的酒,但肯定是酒,只是他本來就不是給你喝的而已。江小白將年輕人的情感個性倒推到酒體、包裝及承載文化的個性統一性,其實就是心智的占有。心智占有就必須有文案策劃,年輕人排斥硬廣,難道也非得用廣告方式來燒錢么?江小白走心的文案塑造了中國白酒的另一個長相,甚至是世界烈酒領域里的另一個高顏值的白酒長相,那些反對者看不起、看不懂,最后只有來不及。
相由心生,藏在產品物理特征背后的精神主張決定了物理顏值,每個白酒產品的長相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顏值,沒有強大“內在”驅動來反哺于產品外在形象,“軀殼”再美終將老化。
我們看看近期的衡水老白干推出“喝老白干不上頭”,這些行業最基礎的標準已經被過度商業化的五花八門的空靈聲音所擠懟,可惜最基礎的在今天看來卻成為了最高的要求,因為消費者的精神痛點就是上不上頭的問題。同樣,這些年流行的老酒熱也是消費者的審美標準倒過來給中國白酒的一記耳光,那些復刻的陳舊形象有啥了不起,可是消費者的主權卻硬生生地顛覆了傳統的認知。
據我了解,最近五糧液推出的80版以及70版的內控產品,包裝與材質完全是“老三篇”,樣子的確與當年長得差不多,憑什么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耐看呢?同樣,這輪高增長的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水井坊也是多年不變的“老面孔”,“老面孔”不“老”,背后又說明什么呢?
放下投機包裝的心機,放下渲染概念的激情,拾起白酒的“精神長相”吧,缺失精神的物化之美不過是行尸走肉,等同于花枝招展的妓女,一時尋歡逢場作戲而已。
只有具備精神修養的大家閨秀,才是產品基業長青的價值之道。
外表的好看逃不了時間的貶值,內在的風骨永遠青春不老,只有塑造白酒強大的“精神顏值”,你的產品永遠就在不斷增值的春天里。
白酒在酒體+包裝的物理長相相對成熟之后,白酒未來的“精神長相”則是重中之重,“精神顏值”有多高就決定了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占比有多大,白灑行業的社會地位與產業形象也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