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企業董事長羅智先11日宣布,未來統一將「逐步退出方便面市場」,但不會離開面的市場,會重新定位。這一消息一經傳來,不管是整個快消品甚至在整個酒行業都開始成為頭號話題。這樣一家龐大的企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消息?可以說是方便面市場的坍塌。
統一曾靠著一款老壇酸菜牛肉風味面掀起紫色風暴,在大陸方便面市場迅速竄紅,并成為與康師傅并列的方便面龍頭企業。但這幾年,隨著大陸消費升級以及網路外賣崛起,泡面在大陸市場已經開始逐步被邊緣化,不僅業界龍頭康師傅在大陸泡面市場日子不好過,統一企業宣布逐步退出方便面市場,更說明大陸方便面市場式微,連龍頭企業都不想玩了,統一企業中國日前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營收、獲利,都不理想。今年上半年統一營收108.8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1%;凈利5.7億元,與去年同期比,更下降了26.5%;公司毛利率也下降了3.3個百分點至33.6%。對于統一在大陸市場獲利暴跌,很大原因,當然來自于統一方便面在大陸市場已不再像過去那么吃香。
實際上近四年中國方便面市場銷量連續下降,去年下降了5.7%。但方便面企業的境遇不盡相同:帶頭大哥康師傅去年方便面業務同比下降10.34%;統一的方便面業務卻同比增長8.6%;對于統一提出退出方便面市場,羅智先也解釋的很清楚:統一退出的僅僅是低端的面塊加水的泡面市場,而還會繼續發力高端方便面市場。這兩個數據說明低端在升級,在改變!
那么統一宣布逐步推出方便面市場,關酒業什么事呢?實際上,這背后折射的是消費的變化,關乎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近年來隨著新中產階層的興起,中高端高品質產品的銷量在增加,此外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消費。在這個背景下,酒業要關注新興消費階層的興起,提升產品品質感,要進行自我轉型,自我革命。其實統一推出方便面市場并不是失敗了,而是自我革命,自我轉型。這也是去年統一方便面業務能夠增長8.6%,而康師傅沒有改變下滑10.34%的原因。
昨天我給大家解讀了《新中產的九大消費趨勢》,其中我提出一個觀點,不管是酒業還是食品行業,整個大快消已經進入了消費者迭代的窗口期,消費者迭代的窗口期對于酒業來說前幾年不太明顯,現在可能還不明顯,我個人為人,未來三四年會逐漸明顯。因為酒業(消費者)是中高端年齡的行業,中高端消費群體一定有一定的資金實力,一定的社會地位,一定的家底,一定的消費能力,所以大部分主宰人群在70后、60后,而現在的泛80就是1978年到1990年間出生的人群,這幫群體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主流,特別是一些新興產業的主流。很多新興產業如互聯網公司的很多CEO都是85后、90后甚至95后,他們進入了整個商業社會的主流,就會形成消費迭代。百億企業也好,幾十億的企業也還,很多產品都是為70后而生,為60后而生,你有沒有面對新的消費群體做出變化?我提出一個觀點,我個人認為,這一輪的升級快消品行業出現百億企業的坍塌,比方說從700多億跌到了500多億,營養快線從200多億跌到了70~80億,這就是巨頭在坍塌,巨頭在變革,統一這個事件說明巨頭在變革!
那么對我們酒業來說會影響哪個群體呢?我有一個大膽的觀點,我個人認為,雖然現在行業表面上龍頭企業在復蘇,上市企業在復蘇,實際上很多省級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危機,他們的品牌力跟茅五劍國這些經典產品、經典品牌不能相抗衡,他們一方面面臨著天花板,比方說260~350元之間價格的天花板,很多省酒面臨著商務升級的新需求;第二面臨泛80后新消費群體的產品的補充。有些省酒這幾年裹足不前,比方說白云邊、十八酒坊等等,甚至有些企業在下滑,我個人認為是沒有迎合消費者,他們需要再升級。當消費者淘汰你的時候是最可怕的,所以這輪消費者迭代需要企業迎合新的消費者的產品出現,大單品之外的大單品要呈現,要自帶流量的,要迎合80后,要迎合泛80后,要有品質感,要流量化,同時打造方式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