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貴州省第二屆白酒行業職工技能大賽在貴陽舉行,其目的是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培養人才。貴州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釀酒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龍超亞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貴州白酒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缺乏是影響產業進程的關鍵,按照“十二五”規劃,貴州白酒要達到80萬千升的目標,人才需求缺口還很大。
白酒產業是貴州5張名片之一,去年貴州白酒產量居全國第8位,增速超過全國8.25個百分點;從利潤總額來看,貴州白酒利潤總額235億元,同比增長0.97%,利潤總額和利潤率穩居全國第一。“目前貴州擁有生產許可證的白酒企業382家,規模以上的企業109戶,2015年1-5月,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量18.88萬千升,同比增長22%,白酒工業增加值完成26億元,同比增長10.6%,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18.6%”。龍超亞告訴記者,從這些數字來看,在全國白酒行業普遍下滑的情況下,貴州白酒行業可是止跌回穩。
因白酒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才缺口也越來越大。龍超亞表示,貴州白酒產業一直以來并沒有形成良性的人才培養機制,致使白酒企業起重要支撐作用的生產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長期處于缺乏狀態。雖然貴州每年都培訓了3000-4000名各種人才,但大都集中在茅臺集團,隨著中小企業的成長,貴州白酒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目前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和其他省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首先是科研人才緊缺。多數白酒企業沒有真正的科研單位,沒有技術中心。只有茅臺酒股份公司是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技術中心也只有少數幾家。在這些企業中,對白酒產業具有影響力的科研人才是極少的,其他中小型企業科研人才更為緊缺。其次是生產技術人才緊缺。貴州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除茅臺以外,大多是從上世紀50-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生產制造企業,企業現在的基層管理人員和車間管理者體系學習釀酒專業人不多,很難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最后是管理人才與營銷人才十分缺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白酒企業對管理人才和營銷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很少引進大學生,多數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都是從生產中選拔的,沒有接受過系統的企業管理和營銷知識培訓,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白酒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每新增1萬千升白酒生產能力,白酒生產企業就可以增加就業1500-2000人,需要增加企業管理、生產技術和市場營銷人才200-300人。按照“十二五”期間貴州白酒產業發展目標,貴州白酒產量將達到80萬千升,白酒生產企業就需增加約10-15萬個就業崗位,需要高層次管理、生產技術和市場營銷人才1.5-2.5萬人,企業發展所需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營銷人才將十分缺乏。
為緩解貴州白酒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貴州省早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人才培養和儲備,并舉辦了首屆白酒行業職工技能大賽。龍超亞說,今后將不斷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以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規范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提高職業技能鑒定質量。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已聯合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成立釀酒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與高校、大型白酒企業合作,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加大白酒釀造師、品酒師、勾兌師等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力度,力爭培養各種人才能占到各企業總人數的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