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點三:基于營銷模式的復制
恕筆者在此直言,相比五糧液、洋河、古井,郎酒在營銷模式方面沒有完成自身的積累和總結。也許是因為群郎共舞的產品群戰略不太容易積累營銷模式,或許是因為郎酒在黃金十年太過于依賴經銷商的市場能力,企業并沒有主導市場。
任何一個企業要想持續成功,都必須有階段性的主導模式,并且與時俱進地推動模式創新,固守模式是企業失敗的根源。
郎酒要想成功回歸百億,未來就必須在營銷模式方面取得突破。從這一點看,洋河一直是中國白酒營銷模式的領跑者,從黃金十年的“1+1”的深度分銷和協銷模式,到2013年以來的終端模式,都是洋河持續增長的比較競爭優勢。
2015年開始,郎酒依托郎牌特曲在實施戰略品系的同時,也開始積累這個品系的營銷模式。
而我們也參與了郎牌特曲華東市場的營銷工作。雖然這種模式對于郎牌特曲現實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是與時俱進的提升與創新卻成了郎牌特曲進一步成長的瓶頸。
郎酒在營銷模式方面的突破并成功實現模式積累與總結、建立可以快速復制的郎酒營銷模式,是郎酒成功回歸百億的核心推力。
而實現這一點,需要郎酒突破當前的營銷困境,實現兩個轉變。
一是將營銷思維從賣向買轉變。營銷模式的創新一定要能夠回答這幾個問題:顧客是誰,為什么買,如何讓顧客實現第一次體現,如何讓顧客購買第一次。而回答這幾個問題,需要企業的營銷決策者走進顧客的生活方式,換位思考。同時,需要企業對營銷資源重新配置,將傳統以“賣”為導向的渠道投入,轉變為以“買”為主的顧客體驗。
二是圍繞戰略品系制定樣板市場戰略。謀局決定格局,相信就能看見。必須在樣板市場實現營銷模式積累,然后將成功模式的要素提煉出來,圍繞核心要素營銷體系規劃,才能實現成功營銷模式并快速復制。有了可以復制的營銷模式,企業才能聚力前行,才能避免“撒胡椒面”、避免各自為政。
當然,營銷創新與企業對市場變化理解的程度成正比。凡是營銷創新能力比較強的企業,都是率先發現市場變化的企業。那些眼里市場一成不變的企業,永遠不可能進行創新。
支點四:基于管理效率的提升
趨于成熟的行業,企業之間競爭的焦點是管理效率。同時,趨于成熟的行業,企業的比較競爭優勢也源于管理效率。
白酒行業趨勢成熟,并且出現了主流消費群體更替。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管理效率的競爭,而率先敗下陣的企業都是管理效率底下的企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打敗自己的永遠不是對手,而是自己”。
盡管連續兩年來,郎酒也不斷的重構事業部,完善組織管理體系。但是相對于茅臺、洋河而言,郎酒的管理效率仍然不高,核心因素是組織職能建設。
從組織建設的角度看,有戰斗型組織和戰爭型組織。戰斗型組織強調效率,是單一性組織,支部建在了連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爭型組織強調分工,強調的是組織職能的完善,強調了組織的戰斗力。
面對行業競爭的新態勢,以及行業未來的新競爭格局,如何通過組織職能建設,實現組織效率最大化,是未來取勝的關鍵。
基于此,我們認為,郎酒要將戰略組織化,組織戰略化作為提高管理效率、激發團隊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因素,繼續打造郎酒的狼性團隊,以期改變增長乏力和競爭被動的局面。
同時,管理效率的提升與績效體系管理,也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通過績效體系的市場化建設,實現績效體系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認為,管理體系是績效體系的杠桿,而績效體系是管理體系的支點,兩者密不可分,又相輔相成。
管理效率提升,不僅要做到管理體系本身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讓績效體系成為管理體系的核心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