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舉行的世界移動大會上,有這樣一臺設備吸引了眾人的眼球。一位技術人員坐在一臺虛擬駕駛室中,熟練地操縱著搖桿,通過五塊屏幕,操控著遠在千里之外的挖掘機,只見挖掘機順暢地下鏟掘土,與真人現場操作毫無差別。這就是5G所帶來的技術變革。
對普通用戶而言,如果說從2G到3G再到4G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數據傳輸的速度越來越快,那么5G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將不再是速率的變化,而是“萬物互聯”。
白酒作為中國的傳統產業,對于技術的迭代更新也比較敏感。2019年7月2日、7月3日和7月4日,華為、中興率隊分別到訪瀘州老窖、五糧液、茅臺,在數字化轉型、智慧酒廠、云計算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可以說5G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改變未來白酒業的發展形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數字化轉型,5G技術帶來更多可能性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白酒的釀造除卻對工藝、微生物、發酵等技術的研發,似乎沒有特別高新的技術。中國白酒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其自動化程度遠低于其他釀造行業。近幾年來,白酒行業也在積極謀求數字化轉型,用機器代替原有的簡單重復勞動,但大部分白酒企業還處在工業1.0時代,想要一步邁進工業4.0的層面,實現數字化以及智慧化,還需要一些必要的轉型基礎。因此,近幾年,白酒企業紛紛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急需像華為、阿里、騰訊、IBM這一類的高科技企業為其帶來新鮮血液,白酒企業在數字化之路上的一系列動作,也為5G技術的融入做了鋪墊。
2018年4月,五糧液攜手IBM基于“一個中心,六項能力”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全面打造出五糧液數字化轉型的能力體系;2018年9月,茅臺與阿里強化合作,借助阿里的技術逐步實現推動現代信息技術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管控、服務外延,真正實現“釀造”向“智造”轉變;2019年4月,江小白與騰訊達成合作,通過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助力江小白進行戰略升級、戰術轉型;2019年6月,瑯琊臺與浪潮合作,雙方將從質量鏈共建、智慧企業打造、企業文化、電商大數據等方面,構建完整的“質量數據+品牌”體系,推動瑯琊臺品牌價值最大化……通過合作,為白酒企業植入“智能大腦”,實現從市場到終端的全流程數字化。
5G技術的逐步推出,對于白酒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帶來更多可能性。《華夏酒報》記者從IBM技術人員處了解到,邊緣計算和5G邊緣計算解決方案可在物聯網設備和云之間開展分析和共享信息,從而加快應答速度。為了滿足5G 用例需求,由邊緣驅動的解決方案會不斷增加:5G規范要求往返事務延遲不得超過1毫秒。1毫秒大約相當于在零無線電波和交換機延遲的情況下,在光纖中往返120英里或單向行進60英里。通俗的來講,在5G通信條件下,信號的延遲會更小,這也就為生產車間的智能化釀造提供了可行性,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全自動化無人值守的釀酒車間。
從本質上說,5G比前幾代技術更靈活、更易于擴展。5G網絡的構建方式決定了可在虛擬的網絡功能片段中進行配置,根據需要提高速度、專用容量和吞吐量,這有助于縮短延遲。每個虛擬網絡均可獨立運行,可通過控制和配置來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無需創建新的物理網絡。軟件定義網絡(SDN)架構支持對網絡控制進行編程,虛擬化則使底層基礎架構對于應用實現抽象化,統籌功能說明要調用哪些協議和進程以及調用順序。這對于白酒企業來說,在前期數字化的基礎上,依托5G技術或許能夠提升白酒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速度。
搭乘5G快車,“釀造”向“智造”轉變
作為中國獨有的酒種,白酒以固態發酵為主,通過天然微生物多菌種共同作用。但與歷史悠久相對應的,則是釀造工藝的古樸傳統。受限于種種因素,整個釀酒工藝流程基本以手工操作為主,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生產環境差、產品的質量可控性難度大等弊端。正因為如此,中國白酒亟待在傳統的生產工藝基礎上進行創新,而目前行業研究的重點也逐漸轉向白酒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說,數字化生產已成為白酒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智能釀造,僅僅是白酒行業智慧升級萬千氣象中的一道縮影,指向白酒行業未來的,是擁抱數字化經濟,推進顧客數字化、產品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深化智慧工廠建設才是白酒產業與時俱進最為嶄新而深刻的標簽。據IBM技術人員介紹,5G技術必須以三種重要模式交付: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規模物聯網(MIoT)以及超可靠低延遲連接(URLLC)。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5G的特點之一在于它將影響到大多數消費者,EMBB提供更快的無線連接速度,大幅擴展蜂窩網絡的服務范圍,覆蓋以前不曾觸及的區域。EMBB 還能在用戶密集區域支持更多的設備和數據,為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高帶寬應用保駕護航。EMBB刷新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更廣泛地連接各種網絡,因此有望改善車間內的無線連接,確保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應用更順暢的運行。
全球有很多工廠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巨大。國內白酒企業的釀酒車間規模也都在1000~5000平方米,盡管存在環境嘈雜和信號差等問題,但車間兩頭的操作人員和機器設備之間仍需進行通信。技術人員可通過EMBB 與遠程指揮中心分享機器的狀態信息,使釀造過程中以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與激光測量技術等集成的全自動裝甑機器人系統能夠發揮更大的效能,進行智能檢測,同時實現裝甑過程中的運動軌跡規劃、多軸聯動算法控制、機器人探汽上甑、智能給料的聯動控制。
現如今,數字化已經滲透到固態發酵過程控制中的方方面面,如實時監測原酒釀造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對關鍵工藝節點質量指標進行自動判定,實現“數字化”釀酒生產監控等。隨著技術的提升,還可以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單個及多個工藝參數的歷史趨勢進行大數據分析,挖掘相互關聯性,優化釀酒工藝控制,提高酒質、酒率,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利用通信行業新的網絡平臺和5G技術,降低釀酒車間設備接入的難度和成本,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將產業的核心優勢發揮出來,持續優化升級智能釀酒技術,或許是提升中國白酒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面對未來,數字化智能白酒企業當如何
如何以更開放的態度融合傳統白酒文化和現代科技,如何跟上互聯網模式下各行業的高速發展,如何借助互聯網平臺更為精細化地提供精準產品和服務,推動白酒現代化發展,或許是酒企普遍面臨的困惑。
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白酒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在顧客洞察及生產智能化等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以線下購買率為例,白酒行業的線下購買率高達75%,而開放程度太低直接導致數據采集難度大。即便在實現了智能化的生產環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白酒行業的智能化與其它先進制造業相比,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白酒釀造是一個連續性過程,需要獲取更多的數據來進行分析,未來隨著5G技術、NB-IOT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新技術的成熟帶來規模效應,釀酒行業將進一步提升現有生產力,利用通信行業新的網絡平臺和5G技術,降低釀酒車間設備接入的難度和成本,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將產業的核心優勢發揮出來,持續優化升級智能釀酒技術,提升中國白酒競爭力。此外,工業互聯網思維進行智能化建設,全面推進智慧工廠建設。除了智能化釀酒,還將大力拓展“互聯網+產品研發”“互聯網+市場營銷”“互聯網+企業管理”,實現生產、營銷、管理智能化。
不難發現,科技加持下的智能化發展已經是一道必選題,而未來傳統酒類產業的新故事將如何講述,新業態將如何融合,現代科技將如何驅動高質量發展,歷史性變革將如何演繹,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