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源集團董事長朱躍明認為,調整與變革是現階段很多酒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商源集團現在的重點就是構建供應鏈平臺服務和價值鏈整合提供商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上下游的環節在逐步縮小,大環境決定了經銷商必須做大,必須要有“平臺+”的思維,要把更多的渠道、品牌、產品甚至互聯網與“互聯網+”都融入到這個平臺上來,實現共同合作與發展。
商源集團在近幾年一直堅持久加久的發展,實現了“渠道與網絡”、“品牌與產品”、“物流與倉儲”、“服務與資金”以及信息化等的融合,實現了以銷售賺取利潤到無差價銷售的轉變,立足打造管理輸出、供應鏈金融以及采購平臺,通過與專業金融機構的合作,把資金打造成為服務產品。
可以看出,商源集團在打造平臺的過程中,久加久連鎖店這個終端被看作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而西北大商天駒同樣致力于打造終端,其旗下的直營終端“茗酒坊”已達幾十家,而商場聯營店則有60多家。2014年12月26日,天駒正式上線了以茗酒坊為主體的O2O電商平臺——V19。
業界認為,“總經銷-分銷-終端”這樣的傳統商業環節已經不適應于新的消費環境,類似于銀基這樣的大商,已經開始俯下身子建設終端,盡管新的模式將耗費更多時間、財力,但是為了在未來掌控市場,大商們必須致力于終端建設。
掌控上游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酒業唯一上市的大商,銀基并未放棄對于名酒品牌的掌控,反而是繼續在進行強化,這就意味著,未來有限的名酒品牌資源,依然是大商們搶奪的重點,也是其轉型的一個重點方向。
目前在銀基的業務結構之中,五糧液與茅臺產品占集團銷售逾九成。“一線名酒品牌的資源有限,盡管單純依賴高端名酒,曾在酒業波動期給銀基帶來麻煩,但是隨著一線名酒消費市場紛紛轉暖,名酒這種稀缺性將進一步彰顯,銀基等大商對名酒的依賴性還會增強。”陜西經銷商李杰認為,大商會強化對于上游資源的掌控意識。
5月22日,銀基發布了一份關于訂立新產品及續新多份產品經銷協議的公告。公告顯示,銀基貿易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已與茅臺營銷公司簽訂了一份新產品的特約經銷協議,與五糧液銷售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新產品的總經銷商協議及多份續新產品的總經銷協議。
茅臺方面為一年一簽的53度飛天茅臺500毫升裝產品;五糧液方面為到2022年的五糧液流金歲月、44度五糧液、68度五糧液與到2025年的永福醬酒。
該份公告被業內認為是銀基繼續強化其核心名酒資源的重要信號。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茅臺、五糧液等核心主品系,銀基會通過簽訂經銷權來掌控,而對于其他門檻不太高的名酒來說,大商或通過打造品牌的方式予以掌控。
2015年1月9日,天駒集團發布了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自主化新品“老陜酒”。2016年1月,陜西天駒投資集團和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強強聯合推出“老陜西鳳酒”,
陜西天駒投資集團副總裁王宏林示,老陜西鳳酒是一款代表著秦風秦俗的地方特色產品。天駒集團將乘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所帶來的歷史新機遇,以渠道為基礎、以品牌為靈魂、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為保證,把老陜酒打造成陜西的新名片。
或簽訂協議獲取經銷權、或聯手廠家打造新的子品系,大商在轉型路上,已經一步一步試探了掌控上游資源的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