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支撐之一的白酒產業,歷來是受政策影響最深刻的行業之一,只要政策有變化,白酒行業的感應最快,這一點從三公消費開始就已經充分證明。如今,當“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向,作為積極響應者的白酒從業者們自然也在從各個方面響應。
但是,仔細思考一下,政府提倡“高質量發展”的用意是什么呢?實際上,十九大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早就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意味著,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謀劃經濟工作的根本指針。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高速增長,成功地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強調高質量發展,則在于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從實際來看,國家提出的大的戰略方針,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去拆解、消化并執行,對此通過近一段時間以來的酒業動態不難看處,酒業參與“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有、信心有、行動也有,但是如何“高質量發展”似乎還是沒吃透。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普遍對“高質量”的認識有誤。
“高質量”不等同于“質量高”。很多企業在對如何“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上,首先的應對方法是提高質量。殊不知,“高質量”不是簡單的“提高質量”的意思,富有更深刻含義的。正如前文所說,現在提出高質量發展是解決“好不好”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好不好”呢?從企業角度來說,是企業發展的好不好?是企業快速增長的好不好?是企業生態環境好不好?是企業上下員工福祉好不好?是企業創新能力好不好?是企業危急意識好不好?是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好不好?是企業創利營收的好不好?等等,可以說,“高質量”不是簡單的“提高質量”,是企業上至戰略思想的確定與確立,中到營銷、品牌、人才隊伍、核心技術等,下到基礎設施、產品生產銷售、渠道管控等的各個層面的“高質量”,是企業全面系統化、體系化的高質量。
所以說,消費者對“高質量”的認識就是“質量高”,但對企業對“高質量”的認識并不能簡單停留在“質量高”的層面,政府提倡高質量發展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所以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只是要提供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高質量產品,還要通過各個層面的“高質量”,優化企業發展機器,保障企業自上而下的暢通、便捷、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