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國的葡萄酒消費者似乎對發展得越來越好的國產葡萄酒置之不理,而仍舊選擇進口酒,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主要根據我個人21世紀以來幾次拜訪中國嘗過的這里最好的葡萄酒來說,中國的頂級葡萄酒的質量有了質的飛躍。DecanterChina.com的中國編輯吳嘉溦也對這個觀點表示同意。根據中國葡萄酒在他們比賽中所獲的獎牌數量來說,質量確實在進步。
曾經在很長的時間里,似乎中國生產者總是更注重于包裝而非酒液,因為當時禮品市場的利潤格外豐厚。一直到最近,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都還沒機會了解合格的葡萄酒該是什么樣的味道。所以很多假酒騙子還能把那些可以的酒液標上類似“Chateau Lafeet”和 “Bordeaux Port”這樣來掛靠名牌,卻依然能生存下去。
作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市場,中國猖獗的葡萄酒造假和食品安全問題也一度讓中國消費者憂心忡忡,而轉向看上去更為可靠的進口葡萄酒。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出于價格。根據知味葡萄酒教育總監施曄所說,中國個別葡萄酒生產者的思想似乎還被過去送禮的習慣所束縛,比起提供有性價比的酒,那些人還是希望他們的酒能被看作一種更體面的高檔禮品。
大部分進口到中國的葡萄酒都是比較平庸的酒。法國,或者具體一點的波爾多葡萄酒曾經在中國有著崇高的地位,但是多虧了自由貿易協定,最近一兩年來自智利和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也漸漸受到歡迎,西班牙也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低價酒,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散裝。
根據葡萄酒圍城網站( Grape Wall of China)記者Jim Boyce的說法:“很多中國本地消費者誤認為中國葡萄酒理當比進口酒便宜,因為畢竟不需要支付進口酒需要的關稅。但據我所知,本地產的葡萄酒在銷售時也會有34%的各項稅類(只略少于進口)。再額外加上其他成本,比如寧夏和甘肅等產區購買木桶和其他設備需要昂貴的運費,在中國北方葡萄藤埋土的昂貴成本可能是總預算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以及在新疆地區越來越貴的人力資源,中國生產方在低端市場很難以質量去競爭。雖然也會有人購買大眾品牌的量產酒,包括一些散裝進口價格低廉的葡萄酒,但是進口酒(在低價位段或許)是一個既好喝又不貴的選擇。”
但我向常駐中國的葡萄酒大師,龍鳳美酒顧問公司創建者趙鳳儀(Fongyee Walker MW)提問為什么那么多中國消費者都傾向進口葡萄酒時,她回答說,她認為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口感。“大多數本地生產的葡萄酒都效仿波爾多的干紅葡萄酒,而且釀造出的酒也并不精良。當人們嘗到像新西蘭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澳大利亞的設拉子(Shiraz),和世界各地產的對味覺富有沖擊的好酒,人們不會再在選擇面前猶豫。更何況雖然也有高級的葡萄酒,但國產葡萄酒一直給人一種大批量生產的廉價印象。但是,我的學生也會買國產酒來喝,如果他們找到一些口感可以和進口酒媲美的國產酒。比如怡園酒莊(Grace Vineyards)、銀色高地(Silver Heights)和夏桐酒莊(Chandon)。”
在過去的高端市場中,中國消費者被許多葡萄酒出口商當成無知的待宰肥羊。但是由于衰退的歐洲葡萄酒市場和對于造假葡萄酒的警惕,現在的中國消費者對于葡萄酒越來越了解。
全球葡萄酒教育的領銜人物,總部設在倫敦的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WSET),中國學生的人數幾乎和英國學生旗鼓相當,另外波爾多大學也有許多中國學生。
中國葡萄酒生產方都下定了決心。去年中國的總葡萄園面積超越了法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名,僅屈于西班牙。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中國生產方花費了更多資金建立新的葡萄園、頂級釀酒工具以及越來越華麗的“城堡”上,勢頭超越了盧瓦爾河谷或者好萊塢(編者注:前者是法國老牌城堡林立的產區,后者是觀光重地)。這都是為了瞄準葡萄酒旅游市場,發展中國的葡萄酒旅游業。
通常說如果中國的葡萄酒進口量持續上升的話,中國的葡萄酒出口量也需要相應上升才對。盡管目前為止成績平平,但英國葡萄酒消費者對現在超市或連鎖葡萄酒店售賣的中國葡萄酒表現出的興趣超過預期。
但是,有一項潛在的難關。那些在現代成功建立葡萄酒出口市場的國家都有他們自己的獨特賣點。新西蘭通過獨特而果香清新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占據了全球平均單瓶售價最高的市場。澳大利亞通過易飲的霞多麗(Chardonnay)和豐富飽滿的設拉子(Shiraz)獲得了巨大成功。阿根廷用其強勁的馬爾貝克(Malbec)驚喜了北美市場。
但是中國葡萄園大多種植著波爾多紅葡萄例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這些在葡萄酒世界中隨處可見的品種。不只是在波爾多,這些葡萄品種每年生產出大量低價葡萄酒,特別是由那些沒有資金壓力的合作社釀作品,這點是近些年背負著貸款壓力的投資者難以比擬的。
中國大部分葡萄酒生產方對于市場走向現狀的回應都是快速占領國外葡萄園與酒窖。中國人在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的投資的上升趨勢越來越穩定,而在波爾多大約有200家酒莊都屬于中國人,盡管他們規模都較小。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治為了避免洗錢,對外商投資的管理越來越嚴格。
在今年4月初波爾多的期酒品鑒會上,中國買家再一次發了力。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中國對全世界葡萄酒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