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的首個工作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人民日報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比黑天鵝更可怕,“灰犀牛”是什么?“灰犀牛”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學者、古根海姆學者獎得主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13年1月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提出的。根據他所著《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而“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灰犀牛生長于非洲草原,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憨直的路線、爆發性的攻擊力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一夕致命!所以危險并不都來源于突如其來的災難、或者太過微小的問題,更多只是因為我們長久地視而不見。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灰犀牛”危機呢?在《商界評論》上,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承認危機的存在。直接正視問題的存在,能夠讓我們不僅能躲避其害,而且能幫助我們把危機轉化成機遇。
二、定義灰犀牛危機事件的性質。當危機到來時,立即處理所有的危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要定義危機的性質,確定各個事件的輕重緩急,用一種恰當的方式表述危機,這樣才能吸引那些有能力有權利處理它的人,對此采取行動。
三、不要靜立不動。當我們靜立不動時,直覺和理性也有欺騙我們,如果可能的話,一定要提前制定一個計劃,并充分利用這個計劃。
四、不要浪費危機。有時候,被災難襲擊不可避免。當我們遇到顛覆性新技術給我們帶來新事物時,拯救我們的傳統行業,還是讓其壽終正寢,那個才是我們要做的?有時候,在災難之后,人們更愿意接受新的事物,這并不是壞事,要順應去改變。
五、站在順風處。很多時候,我們是在災難之后處理危機,但那些優秀的領導們會在危險尚未靠近時就采取行動。
六、成為發現灰犀牛危機的人,成為控制灰犀牛危機的人。要躲避危險,首先要發現危險,能在危險之前,挺身而出,是經過訓練的人才有的能力。
那么對我們營銷界,對整個大快消有什么啟示呢?我們酒業存在哪些危機呢?有沒有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呢?
舉個例子,什么叫灰犀牛事件?比方說后來的智能手機,顛覆了很多小靈通、諾基亞傳統手機;微信的出現顛覆了QQ;一些新的技術往往是大概率事件,也是巨大的事件,可能讓一個行業發生迭代和摧毀。所以劉強東、馬云認為,未來一定是智能化時代,所以大家都在布局智能化,包括海爾、聯想的楊元慶都在布局智能化。對于酒業而言有哪些危機呢?
我認為首先是消費者迭代,消費者迭代可能是未來酒業最可能發生灰犀,F象的事件,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看一些飲料產品,一些近千億的飲料品牌比如說娃哈哈,從700多億跌到500多億,營養快線從200多億跌到70~80億,;統一戰略放棄方便面市場,是因為消費者迭代。因為飲料的消費者主流、意見領袖已經變成了00后,05后,他們更注重顏值,更注重體驗,更注重原創,更注重輕奢,更注重國際化,那些沒有原創的,對健康理念缺乏的,可能就會被淘汰。這也是造成很多大鱷坍塌的原因。再酒業,我認為消費者也在發生迭代,我們目前的主力消費者已經開始從60、70轉向到80、85、90后,80已經開始奔四了,已經是各個企事業單位的主力,或者是CEO或者是董事長,或者是創業者等等,這就是消費者迭代。那么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營銷模式,我們的推廣方式還按照原先的老四樣去做,你的產品還是面對的60、70后,你有沒有面對80、90后的產品,這就有可能成為我們酒業危機的大概率事件。
另外一點就是大數據營銷,大數據營銷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沒有提前布局線上線下來迎接未來的精準營銷;一個是模式的迭代,比方說團購,舊的團購方法是搞定市場來搞定市場,現在這種方法已經失靈了,那新的團購模式有沒有誕生呢?我在一些服務的企業做實驗,叫沙龍式社群式團購,用社群的方法,用沙龍大的方法把企業家,企業界的意見領袖篩洗一輪,把他們團結起來,整合起來,你有沒有適應社群,來為社群制造產品,來為社群去推廣高端酒?我認為高端酒的營銷模式,新團購一定是社群化營銷,你有沒有去嘗試?這有可能是一個新事件,不可能沒有新的高端酒起來,總是這些經典產品是不可能呢,他們也會被迭代,他們被迭代一定是新模式替代老模式。
一些中小型企業有沒有意識到危機?行業集中化是大勢所趨,集中化時期,我認為未來百億企業至少要占到整個酒業50%左右的份額,擠壓的肯定是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死是死不了的,但是如果像廟宇一樣活個幾百年有什么用?所以有沒有進行系統化轉型,有沒有導入系統化營銷模式,有沒有從品牌、產品、價位、市場、組織系統化的做自己,有沒有把自己做成特優美的企業!這塊我們要警惕,在2012年底2013年初行業遇冷,危機發生的時候,像茅臺鎮、瀘州、杏花村這些產區的企業原來靠攀龍附鳳,攀著茅臺、瀘州、汾酒活下來了,銷量能夠過億或者幾個億,但是為什么在行業遇冷的時候坍塌了呢?為什么現在行業回暖沒有緩過來呢?是以為你沒有立足市場,你的組織是招商組織,你的市場是尋租市場,你沒有核心產品,你沒有核心市場,你沒有核心團隊,沒有操作市場的團隊,沒有轉型。在新一輪發展期,中小型企業有沒有真的去適應,有沒有把自己做成特優美的企業,這種能力和潛力就是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它會摧毀一家企業甚至會讓一個行業造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