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這也標志著新時期國企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正式出臺,而這也對酒行業正在著手的國企改革產生直接的影響。
據方正證券統計,目前酒水板塊國企改革重點標的有:老白干酒、古井貢酒、五糧液、金種子、酒鬼酒、沱牌舍得、古越龍山、金楓酒業、莫高股份、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當前,部分酒企由于管理層缺乏激勵而缺少業績釋放動力的企業,伴隨改革對于企業業績的邊際改善效應有限,但是對于激勵管理團隊、釋放經營活力具有積極的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國企改革總體指導意見對酒行業國企改革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將對酒類國企的權力層尋租(例如:銷售公司利益輸送)等問題進行約束,同時多方監督格局的形成以及國資增值的要求,將進一步促進酒類國企促增長,有望對當前酒企的產品、供應鏈、流通格局產生影響,同時也有望為經銷商入股企業提供更多的可能,對于一些有投資需求的流通企業也是利好消息。
酒行業國企改革大猜想:
1、經銷商入股——廠商一體化,打通產業鏈
2、管理層持股——管理層激勵,釋放經營活力
3、員工持股——員工激勵,增加企業活力
4、現代化制度建立——尋租情況減少,產品、供應鏈、流通格局重構,原料供應商“壟斷”打破、銷售公司利益輸送減少、產品結構梳理,低利潤產品梳理...
5、資本化運營——更多酒企上市
6、業內兼并——大企業整合地方企業、跨區域并購打造全國性產業集團
參與機會
分類監管國有企業將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
《意見》提出,將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并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推動國有企業同市場經濟深入融合。
解讀:有分類才有管理有分類才有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咨詢部部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張春曉對此解釋,對國有企業實行分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有分類才有管理,有分類才有發展。
根據什么來劃分?張春曉表示,對于商業性主要是能夠凸顯在市場中的商業運作,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能夠放大企業經營的運行活力,能夠放大市場的運行能力,以及它的載體能力,為市場的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這是商業類。公益類主要是考慮到民生以及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提供,這是分類的大原則。
張春曉說,在分類中一定要注意,不管怎么劃分,必須堅持國有資產的全民性,不能因為劃分,把國有資產劃分沒了,縮小了,國有資產喪失了。在劃分中還要堅持動態性,要根據市場的動態變化而實時的動態調整。
商業類和公益類企業如何考核?張春曉回答,對于商業類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它的保值增值、市場競爭力、活力、控制力,以及對經濟引導作用。對于公益類主要考核它的民生保障功能、公共品提供的水平,主要是從保障功能上進行考核。
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
針對國有企業存在的制約不足的問題,《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
解讀:國企股權多元化有助減少高管腐敗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許保利曾公開表示,國企股權多元化有助減少高管腐敗。
國有企業開始真正要成為市場競爭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國有企業必須要追求利潤且要承擔市場競爭的后果,即或是在市場競爭中發展,或在市場競爭中破產倒閉。但單一的國有產權很容易使國有企業預算約束軟化,導致其行為扭曲,影響經營效率,國企高管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尋租空間。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恰恰可以解決國有企業軟預算約束的問題。而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應有之義就是意味著國有企業要開放股權,企業中的股權除國有外還要有非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