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因旗下解百納產品竄貨、網上違規銷售而高調嚴懲旗下經銷商,王朝發布公告稱擬以4億元出售其全資附屬中法王朝公司。國內葡萄酒企業動作頻頻,業內人士認為或與上半年葡萄酒市場壓貨情況升級、葡萄酒進口金額下降、市場升級未果有關,預計今年葡萄酒進口量、金額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取消4家經銷商經銷資格
近日有消息稱,張裕(000869)因旗下解百納產品竄貨、網上違規銷售而決定嚴懲旗下經銷商,取消4家經銷商的經銷資格并解除2位公司員工的勞動合同。據了解,此次張裕治理市場渠道涉及天津、河北、吉林、河南、煙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北京、云南、內蒙古、江西、重慶14個省市區共計41家經銷商。懲罰內容分別為:按竄貨貨值的2倍進行經濟處罰;扣減違規經銷商50%的二季度解百納價格保證金;扣減20%的二季度解百納追加投入;扣減未來3個月30%的解百納銷售量。
與此同時,王朝酒業(HK00828)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中法王朝公司將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以公開掛牌形式出售資產,擬議出售的初始價為4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葡萄酒企業的諸多動作是基于行業銷售規模下降的基礎上的。不過,俊濤連鎖總經理張健偉認為,行業總的銷售規模應該沒有下降,只是加入葡萄酒行業的產品、銷售團隊更多,估計最新的數據與往年持平。而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則認為行業銷售規模下降不可能:“規模應該是持續上升的,因為女性消費者和新中產的加入,給葡萄酒很大的背景紅利。”紅酒老郭進一步解釋稱,整體行業規模呈現增長,其中進口葡萄酒也是增長的,但國產葡萄酒的規模連續持平或者下降。
葡萄酒白酒企業爭相高調懲罰違規
懲戒竄貨和拋售公司是不是應對市場情況的措施?這與近期白酒市場中大規模、陸續進行的嚴懲經銷商的行為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張健偉認為,張裕的行為很正常,因為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游戲規則:“竄貨在白酒、葡萄酒的市場很普遍,弊端較多,不利于產品的品牌培育,企業的嚴懲很正常。” 楊征建認為,企業的這種做法其實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進行控價維價的必然:“企業要把價格體系維護好,不然很可能一兩年就‘喝倒’一家企業。”他告訴記者,以前企業私下都會嚴懲竄貨,現在為了對外宣傳,所以才高調進行:“茅臺、五糧液的公開維價工作也出于同個道理。”
朱丹蓬認為,張裕此舉在于重新布局經銷商:“由此可見之前的老經銷商不能滿足整個張裕未來的發展,重新布局對張裕未來發展將起關鍵性的作用。”
對于王朝的“斷臂”,朱丹蓬用“走這一步是必然”進行評論:“不知王朝還能撐多久,因為企業年年虧損,現在只是斷臂,4億元能撐多久不好說。”
分析 葡萄酒市場仍較疲軟
下半年國內葡萄酒市場是否不容樂觀?業內存在分歧。
朱丹蓬認為,2017年,國產葡萄酒有不錯的表現,雖然增幅不大,但還是在增長,尤其是適飲人群加大、新生代崛起給葡萄酒增加人口紅利,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目前白酒基于價值的提升進行價格的調整,而紅酒還處于教育、導入階段。”他認為,雖然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幾十年,但市場對于紅酒的了解還是很淺,加上“克隆進口酒”,品牌還需要比較長的認知和打造過程。
楊征建則認為,下半年的中國葡萄酒市場不會有質的變化,進口總量增幅將低于去年同期的16%,估計在5%~10%之間,而進口金額可能比去年同期略高5%以內。他認為,這反映了國內葡萄酒市場的疲軟,并以“脆弱的復蘇過程來形容2017年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