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狀
目前增量向存量市場過渡,進入剩者為王時代
行業營收11年CAGR為15.6%,產量11年CAGR為5.3%,產量增速從之前兩位數下降至個位數甚至負增長。規模以上酒企數量11年增長不明顯甚至有下降趨勢,利潤總額11年CAGR為21.3%。行業CR5占比不到20%,相比國外烈酒行業CR5占比6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次高端現狀
成員不斷增加,目前處于擴容期
目前次高端成員分成四類:第一類,高端酒系列酒如茅五瀘;第二,主品牌下的副品牌,如洋河旗下藍色經典中天之藍、夢之藍;第三,單一品牌為主的如劍南春、郎酒、舍得酒業等;第四,地產酒中晉級次高端的酒企如今世緣、古井貢酒、口子窖等。
據中國報告網顯示,2017年規模以上酒企營收5654億,其中次高端規模約466億,而高端酒和地產酒規模分別為840億、4348億。目前次高端酒企已進入復蘇期,除酒鬼酒、舍得酒業外,其余酒企規模已超2012年高峰值。
次高端歷史回顧
昔日一場游戲一場夢,而今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高端概念大概在2010年逐步被行業所認同。我們將時間分為2010年-2012年、2012年-2015年及2015年至今三個階段詳細分析,第一階段處于風口上,規模迅速擴容,第二階段需求主體被切斷,次高端規模驟降,第三階段行業積極調整,次高端迎復蘇。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幾點規律:第一,政策對次高端乃至白酒行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第二,高端酒特別是茅臺一批價變動對次高端影響更明顯;第三,需求主體切換到商務和民間消費后,次高端消費基礎更加穩固;第四,次高端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前三甲為劍南春、洋河股份及郎酒集團;第五,次高端門檻逐步抬升,品牌化趨勢漸顯現,行業進入剩者為王時代。
次高端趨勢判斷
管理層、品牌力、產品定位、渠道力缺一不可
第一,繼續擴容成趨勢。次高端2017年規模超460億,預計到2021年超1000億。第二,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當前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外加茅五瀘系列酒加入,競爭進一步加劇。第三,頭部效應日趨明顯。CR3占比從2012年27%提升至2016年57%,預計未來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第四,價格帶進一步上移。當前次高端放量主流價位帶是300-400元,我們認為酒企經過3-5年培育,主流價格帶有望過渡到400-600元。第五,品牌力+渠道力+管理層決定最后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