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大佬們談這個問題
那么,茅臺、五糧液等幾家少數企業真的能那么牛,實現全盤通吃嗎?行業未來的市場格局可能會怎樣?它關系著大家的戰略與選擇。
6月15日,微酒記者對名酒企業分管銷售的高管們以及大商就此話題進行了采訪。介于希望他們沒有顧慮,暢所欲言,所以本文不會披露其公司名及人名,不過,任何一個都是響當當的大佬。在此,也對他們在百忙之中溝通該問題深表感謝。
在采訪中,基本呈現出了三方面的觀點。
贏家通吃方觀點——
從現在來看,這個問題越來越明顯,在行業調整期,老名酒會借助品牌、品質優勢,逐漸吃掉一些地方酒廠。蛋糕就那么大,在茅五紛紛加大系列酒的銷售,明確100多億的目標后,會打死很多地方酒企。
未來市場格局應該是3——8家名酒企業通吃所有市場。就像汽車行業一樣,會進入高度集中。
不過,區域名酒企業走酒莊模式應該是出路之一。因為酒莊模式代表著當地特色,代表著看得見的有限的質量。
繼續割據方觀點——
1、由于行業的香型多元化,白酒的區域文化屬性多元化,地方保護主義,稅負不公平等等因素,諸侯割據的格局將仍然長期存在。但是行業整合是大趨勢,整合將會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持續進行。
2、要想通吃不現實,比如,茅臺怎么做100元以下的產品,100元以下的產品消費者真的會認嗎?你是不是名酒是由消費者說了算了,誰在這一波消費升級及多元化之下,贏得消費者,它才會長期存在下去,今日的贏者是不是明日的贏者不一定。更別說能否通吃了。
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品牌集中化,消費細分化。區域名酒甚至區域二三線酒企,可以通過細分消費者、為細分人群提供個性化需求、提供更好的便利來獲得自己的一份市場。
其他觀點——
消費升級、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強一定是趨勢。集中度之下,會出現強者更強的局面,無論哪個價位段都如此。
在行業調整期下,酒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諸如茅臺、五糧液這樣的企業,仗著有品牌有品質,躺著賺錢,區域名酒或者在品質、品牌上優勢不明顯,于是在營銷上、服務上做得更好。但是今日,茅臺、五糧液要站著、跑著賺錢了,也就是要彌補自己在輝煌時期出現的營銷、服務上的短板。這個補課過程應該需要1-3年時間。那么區域酒企業深耕的優勢一旦不明顯了,又該怎么生存下去呢?
未來的酒業不再是單方面的競爭了。將是品牌、品質、服務甚至資本等各方面的綜合競爭。要想活下去就要打造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