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數字成為行業最為關注的話題。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大量的行業信息令媒體同行們興奮不已。經過了年初的統計與核算,行業企業中的佼佼者用一組組數字,詮釋著自身的經營態勢。
從大體上講,行業企業的數字無疑是令人鼓舞的,營收與利潤增長占大多數。再結合剛剛由中國酒業協會正式發布的2016年酒行業產量、規模等生產數據的提升,相信業界人士能夠大體對行業一年多來的進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然,有道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在認同大趨勢總體向好的同時,每一個從業者心中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這其中既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也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無奈。事實上,行業復蘇向好,給大多數從業者帶來更多的是信心與希望,企業家們從驕人戰績中重又看到了市場的機會,也見識了消費者——“人民”的力量。
民以食為天,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一部以“人民”命名的電視劇可謂火遍全國,也給全國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酒文化課。有人士統計,其中僅茅臺相關場景就不下17處,這其中既有兄弟情誼,也有暖暖家宴,更有鴻門智斗、刀光劍影,充分展現了酒在人們生活中的客觀性與重要地位。然而有趣的是,片尾的字幕中,筆者卻沒有見到“國酒”的名字,倒是沒有多少“形象展示”的洋河入圍支持企業名單,令筆者頗有些意外,但細細想來,又似在情理之中。
其實,影視作品中植入廣告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新鮮事,放在幾年前,觀眾還覺得馮小剛的賀歲片里公然出現的車身大廣告不仗義,指指點點,意思是馮導太見錢眼開,廣告都插播到正經八百的劇情里了;如今潛移默化做的教你看不出來,自然是高手所為。和茅臺酒一樣,多年稀缺,此番反腐大劇初一登場,火成這樣也在意料之中。只是面對接下來的反腐劇高潮,酒企業如何在品牌推廣上“蹭足熱點”,值得行業深入思考——切不可粗枝大葉,弄巧成拙。
一部電視劇,把酒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國有大事必用酒”似乎也成顛撲不破的“真理”——4月26日9時許,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彩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航空母艦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看a頭。航母之于中國的歷程絲毫不亞于精彩的電視劇,除了香檳酒,遙想當年二鍋頭也在“遼寧艦”航母的征程中若隱若現,一群人憑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在冰天雪地的烏克蘭海港,在白酒這種來自禮儀之邦的“神器”幫助下,完成了艱苦的談判,默默實現著自己心中的強國夢想,為今天的國產航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艦下水開啟香檳是世界各國海軍的慣例,今日的中國深度融入全球,摔碎香檳酒慶祝這一偉大成就也令人在振奮之余感慨良多,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香檳摔碎在巍峨艦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