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6年茅臺系列酒取得歷史罕見的88%的銷量增長后,其在2017年驚人的增速再度引起行業關注。
據記者了解,茅臺醬香系列酒公司1—5月實現銷售19.7億元;其1一4月銷售收入是14.74億,這意味著5月單月,茅臺醬香系列酒完成銷售達5億元,環比4月單月勁增近1億。有茅臺投資人指出,勢不可擋的茅臺系列酒銷售今年43億的銷售計劃有極大的可能在三季度就能完成,全年的含稅銷售收入或能突破60億。
事實上,有著如此驚人增速的并不僅僅只是茅臺醬香系列酒,2016年貴州主要的醬酒企業均獲得了高速增長,并且這種態勢在2017年得到延續。
2016年,習酒實現銷售額25.66億元,較2015年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而在2017年一季度,習酒完成銷售額8.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79%,其中經典級大單品窖藏1988增長99.81%,暢銷級大單品金質習酒增長34.26%。
對于貴州的另一主要醬酒企業國臺來說,2016年業績增長的態勢同樣明顯!2016年國臺普通產品增長68%、高端產品增長300%。
醬香型白酒以3%的行業產能,占據白酒銷售收入超過10%,利潤占比更接近1/3。與此同時,醬酒的主銷市場也從原產地和主產區貴州市場以及高端消費群體云集的北京市場,擴張到了河南、山東、江蘇、廣東、福建、廣西、湖南、四川等多個省份。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3—5年,預計醬香酒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其增長潛力無窮大。
那么醬香白酒真的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嗎?又是什么在支撐著醬酒企業的高速增長呢?
醬酒行業熱背后:集中度提升、中低價位發展受限
在記者抽樣調研過程中,重慶、貴州、山東的醬香酒市場的表現各有不同特點。
醬酒專家、左右腦策略咨詢機構總經理權圖向記者表示,貴州市場醬香消費的集中度提升;尤其是習酒的優勢更加明顯!
貴州白酒專家萬興貴也告訴記者,近兩年貴州市場醬香白酒呈現三大增速效應:茅臺的醬香白酒領導者效應愈加凸顯,對醬香白酒塔尖消費市場的價格自主權和營銷話語權愈來愈大;貴州名優區域醬香白酒品牌復蘇勢頭良好,習酒、珍酒等品牌的市場活力和消費號召力增長快速;仁懷醬香白酒產區效應明顯。
醬酒的集中度提升同樣存在于重慶市場,重慶經銷商、老窖客系統創始人余超偉告訴記者,重慶市場依舊是茅臺王子酒、紅花郎在做消費者品鑒,并沒有其它品牌加入;國臺、習酒等沒有大面積的消費者品鑒行動,也沒有小瓶醬酒進入市場。
“促銷活動、品鑒活動就改變了消費者的選擇,醬酒忠實用戶很多都有品鑒能力,一旦占領了某些人群,就會持續占領下去。”余超偉表示。
另一位重慶白酒運營商、重慶家順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家順也對記者表示,郎酒在四川重慶的推廣力度很大,習酒在貴州一個地級市的銷量大于在重慶的銷量。“這些品牌雖然名氣在外、全國皆知,但在醬酒消費角度仍然只能算區域性品牌,只是說全國市場正在推廣。”
對比貴州和重慶,山東市場的醬酒氛圍的變化更多集中在賴茅對原有醬酒市場的擠占。對山東市場非常熟悉的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也告訴記者,山東某一主打醬香型白酒的企業銷售情況不容樂觀,本土的醬香酒銷售氛圍是下降的,但是賴茅的銷售氛圍的確在上升。
據山東省中石化內部人士透露,2017年賴茅的銷量較去年大有提高,也在全省各個地市開展大客戶聯誼會;在中石化易捷銷售渠道里面,加油購酒的消費者還是偏少,大客戶聯誼會團購類型的消費占賴茅銷售的主要部分。
“白酒消費市場日趨理性和成熟,在品質酒消費趨勢驅動下,以傳統的、品質的、產區的、健康的等醬香白酒消費價值要素越來越重要。”萬興貴對記者表示。
臨沂睿泰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提到,山東市場53度茅臺酒占絕對高端,茅臺鎮及相關系列酒占中低端。
李永強表示,“山東市場醬酒氛圍有非常大的變化,消費者潛意識里認為醬酒比其它香型要好。但醬香絕對增長還有待時間。”
“很多醬酒企業都還在調整,并沒有整體復蘇,表現回暖的只有諸如茅臺等大企業。”一位醬酒經銷商對記者表示。
除了集中度的提升,醬酒中低價位市場發展也并不順利。余超偉告訴記者,醬酒的成本比較高,低價位的醬酒口感不好,這是醬酒沒有大規模占領中低價位市場的主要原因。“郎酒旗下的老郎酒事業部被并入到紅花郎事業部,老郎酒1**8、老郎酒1956、郎酒郎哥都是不錯的產品,但是都被停掉了,這些產品加到一起也沒有超過一年5億的銷售,這說明了中低價位醬酒市場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