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5年前,孔府宴酒斥巨資3000萬元擊敗孔府家酒和太陽神,奪得首屆1995央視標王,廣告還宣稱銷量遠超茅臺、五糧液。然時過境遷,如今的茅臺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孔府宴酒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遍尋不見蹤跡。據公開信息顯示,孔府宴公司破產管理人定于2019年6月12日至2019年6月13日在淘寶網阿里拍賣平臺,公開拍賣山東孔府宴有限公司所有的土地、房產、構筑物、輔助設施、機器設備等資產,其中包括“孔府宴牌”等43件注冊商標,起拍價1.33266613億元。
回顧孔府宴酒25年以來的風風雨雨,從名噪一時到如今只有一位買家參與競拍,甚至會面臨流拍的尷尬境地。而其產權的不明晰、或是已經被他人征用等問題導致后續問題依舊嚴峻。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曾經作為山東本土品牌,孔府宴酒在當時廠長江廷華的帶領下,憑借著其眼光精準、獨辟蹊徑的宣傳推廣迅速打開了市場,銷售額猛增。不僅牢牢扎根在山東,就是在西安、武漢、哈爾濱、長春、沈陽等東北、西北、南方的幾大城市也迅速張開了手腳,之后拿下央視新聞聯播至天氣預報節目之間的時間的廣告招標,豪擲30009888.98元人民幣,成為首屆“標王”,一時風光無二。成為標王之后的1995年頭兩個月孔府宴酒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7億元,而前一年的全年銷售收入僅為3.5億元。
這些光榮的戰績現在已經被永遠塵封在歷史里,如今只有70、80年代的人會偶爾想起那句廣告語,“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仔細分析其在發展擴張中存在的問題,反思留給我們的教訓,不難發現:
首先,處于統一地域的酒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切不可“同室操戈”。研究孔府宴酒的發展歷程,很明顯一個外在的轉折點在于“秦池”。秦池在當時作為魯酒的年輕代表,1997年被媒體爆出其從四川酒廠收購原酒進行勾兌。這個丑聞不僅把秦池直接拉下馬來,還間接導致魯酒都陷入了“勾兌丑聞”,曾經名噪一時的孔府宴酒、孔府家酒等的市場迅速萎縮。
其次,就其自身而言,酒企需要全面產保護自己的商標,明確定位?赘邕t遲沒有“重生”的原因,一個就在于重組后推出的新品不合市場定位,落后于新市場點。當時川酒醬香、濃香型白酒抓住機遇成為市場主流,孔府宴酒首創的荷香型白酒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另一點則是在20多年中,有六七家含“孔府宴”字樣的公司在魚臺縣成立和吊銷,共同組成了“孔府宴系”導致其品牌價值的弱化。
再次,酒企要想獲得長足發展,正確的領導方向、良好的秩序是必不可少的。而昔日“標王”在25年間幾易產權,官司纏身,在股東激烈的角力中逐漸沒落。其決策上的失誤,結構調整的不力和盲目擴張兼并,也是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無論孔府宴酒是不是會再次“歸來”,這些沉重的經驗教訓值得每個酒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