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兩年的酒業來說,除了茅臺五糧液的強勢復蘇外,次高端市場上的水井坊與沱牌舍得同樣備受關注。
其原因之一為這兩家企業都在近年里實現了領導班子的大調整,原因之二為,業績均獲得了極大的增長。
水井坊方面,2016年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37.61%,凈利2.25億元,同比增長155.52%;一季報方面,營收實現3.99億,同比增長32.78%,凈利0.92億,同比增長17.68%。
沱牌舍得方面,2016年營收14.62億,同比增長26.42%,凈利0.8億,同比增長1025.11%。一季報方面,營收4.27億,同比增長0.04%,凈利0.41億,同比增長235.47%
這樣的業績無疑是讓業內同行所羨慕的。
白酒業開刮快消品人才風
研究這兩家企業,記者發現,竟有著一個驚人的共同點:兩家企業在近年來,有大量非白酒業人士加盟。
關注到這一問題,源于近日沱牌舍得的董事會換屆,畢業于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專業、曾在雀巢、百威、依云、美國康盛啤酒、南方黑芝麻等公司任職高管的李強出現在業界的視野之中,他從沱牌股份總經理助理成為股份公司總經理。而此前不久被任命為營銷公司總經理的吳健同樣擁有著在達能、金六福、香格里拉等公司任職的經歷。
水井坊方面,總經理范祥福歷任嘉士伯啤酒(香港)有限公司大理啤酒總經理、中圖節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偉志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采購總監等職。其營銷負責人同樣來自快消品行業。
甚至有業內人士透露,最近兩年有流行之勢的某小酒品牌,也是因為在偶然機會與某啤酒區域負責人合作,才拿下了一塊根據地市場。
專業為白酒行業引進人才的北京仁合立達獵頭公司總經理申靜靜在與記者溝通時表示,2011年左右,白酒行業迎來了第一波的業外人才,但是,大多數呈現出水土不服的狀態。2013年之后,迎來了第二波。“2013、14、15年,對快消品行業人才的需求很高,主要集中在以中低端品牌和區域品牌為主的企業身上。這與白酒注重精細化營銷有關。”
快消品人才是良藥嗎?
由此可見,新的一波快消品行業的人才來襲,那么,他們真的在白酒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水土了嗎?曾經白酒業也曾興起過快消品人才熱,但是,這陣熱很快就過去了,這一波的人才能扎根白酒行業嗎?他們帶給了今天的白酒行業怎樣的新風?
近日,記者在與酒商溝通時,酒商對快消品人才進入白酒行業的看法并非一致。當問到帶來了什么時,大多數表示,比較明顯的感覺是精細化的管理。
有經銷商坦承的表示,此時快消品人才介入白酒業應該是一個好的機會。“目前除了全國性名酒外,都在進行扁平化、精細化運營,而這是快消品行業人士所擅長的,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經驗和模板。”
不過,對此抱有不同看法的酒商則認為,有些快消品人才進入后,對中國白酒的文化和底蘊并不清楚,改革較猛,使得市場出現一定的陣痛。“這應該是可以用其他方式避免的。比如產品,或許對于快消品來說,更新換代產品是常事,但是,一個白酒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認可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消費者很少圖新鮮進行購買。”
有此可見,對于該問題,經銷商一方面在肯定快消品人才為行業帶來管理經驗外,對其對白酒文化和底蘊的了解還是有一定的擔心。
在擔任水井坊總經理后的第七天,在談到跨界過來的感受時,范祥福對記者表示,啤酒和白酒都是消費品行業,理論上都是一樣,都是在爭取消費者認同感。誰能了解爭奪消費者,誰能打動消費者,獲得其認同,就能得到消費者的消費。
不同點在于,市場容量、大小、渠道不一樣,白酒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產品,啤酒代表著西方文化。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如何滿足消費者。在他看來,就是通過不同工具,這個工具包括價格也好、渠道也好,以確保產品能從工廠有序的流通到消費者手上。
在時隔一年后的溝通中,范祥福表示,“其實我做的事情并不創新,比如我的銷售理念是掌控終端。這不是新的東西,是銷售中的最基本的東西。”
而在數次溝通中,范祥福都會虛心的與記者溝通對目前行業趨勢的看法。而在記者看來,其融入白酒行業的速度非?。
在就快消品人才進入酒業后的調查中,記者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眾所周知,水井坊在推動核心門店建設。而據經銷商介紹,核心門店的任務簽訂、核銷等均在APP上直接進行。“這樣的做法確實更加規范與快速了,我們這些平臺商也迅速轉變成了配送商。這些應該都是新團隊帶來的。”經銷商介紹道。
適應白酒行業文化,善用先進方法和手段推進對市場的管理,應該是這一波快消人才帶給白酒業的新氣象。
這會是第二波風嗎?
在探討這一問題時,申靜靜認為,這第二波風應該不會很慘烈。“第一波往往都是先驅者。兩者在文化、理念、模式上都有著很多不同,融合是高難度問題,而這一波,大家都更加理性了。當然能否留下,還是要看老板的耐心和職業經理人的適應性。”
據了解,2012年之前,白酒行業的高薪是吸引業外人士的重要原因。“省區經理往往會給到上百萬的年薪,那時吸引了一大波啤酒行業人士加盟,來得快,去得也快。而這兩年,在薪酬上,白酒企業開始強調結構性了,這樣一來,老板的心態會好些,來的人才也知道努力的方向。雙方滿意度在提升。”有企業高管告訴記者。
不過,經驗豐富的申靜靜認為,對于白酒行業來說,總經理等高管最好還是有行業背景的業內人士擔任,中層引入業外,這樣的搭配應該更好。“白酒行業看似粗放,其實并不簡單,有著其獨有的復雜性,熟悉行業,有助于高管準確的確定戰略,而執行則可以交給快消人才來進行。”
此外,據申靜靜介紹,進入2017年,白酒行業在人才引進上呈現出了新的特點。“除了對擅長精細化人才的需求在繼續外,今年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強。高端人才指兩類。一類善于做圈層營銷。這一點應該源于高端、次高端市場的發力。為此,來自寶馬、奔馳等奢侈品行業的高管被納入了視野內。一類是擁有較好的從業背景、光環的高端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據介紹,今年茅臺醬香酒公司、國臺酒業等也在注重對人才的“搶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