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評獎大賽報名正式啟動,國產葡萄酒在2016屆該賽事中摘金奪銀,表現讓人記憶猶新。國產葡萄酒突出重圍、劇情反轉的關鍵或就在“有機”。
論劍“帕耳”, 國產有機葡萄酒一戰成名
2016年6月,2016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評獎大賽在德國舉行,在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全部1064款參賽酒樣中,來自中國的有機葡萄酒一舉斬獲17枚獎牌,其中有4款產品獲大金獎,6款產品獲金獎,獲銀獎產品5款,獲推薦獎產品2款。國產葡萄酒在對決中揚眉吐氣。
此項賽事創辦于1999年,目前已成為葡萄酒行業極負盛名的有機葡萄酒賽事,全球范圍內獲得有機認證的白葡萄酒、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甜酒、起泡酒等均可參加本項賽事。大賽采用PAR System(帕耳感官評估系統),這一系統可避免每位品評人員潛在的偏見影響,使品評結果更為客觀和中立。賽事由酒類學家、侍酒師、葡萄酒專家組成獨立的評審團,在PAR系統開發者Martin Darting首席評審的帶領下完成了每款酒樣的品鑒。評審團認為,賽事結果證明,中國葡萄酒在有機領域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能夠生產出極高品質、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有機葡萄酒產品。
中國風土中國力量
面對日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國產葡萄酒必須認真研究自身風土特色,才能贏得市場。葡萄酒專家李德美表示,風土(Terroir)是葡萄酒風格與葡萄所植根土壤之間最直接的關系,對最終葡萄酒風格形成起到了關鍵作用。葡萄酒專家李華也指出,中國沒有波爾多,法國也沒有寧夏,我們擁有的只能是屬于自己的風土,自己的產地,自己的文化。
有機正是中國風土的重要展現方式。眾多國產有機葡萄酒產地氣候干燥,土壤多含礦質元素,無病蟲害特色突出。在此基礎上,企業強調純天然性,葡萄來自有機葡萄園,必須連續3年采用天然的物質做肥料,并以人工采收葡萄,保證釀造過程無任何添加。從2005年左右就已有波龍堡酒莊等以有機方式生產葡萄酒,近幾年更是大范圍發展,目前已有超過50家酒企獲得相關部門的有機認證。
有機軍團走向世界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國產葡萄酒面臨著國際化的機遇和挑戰,發揮風土優勢,把握有機“風口”或將成為國產酒逆襲之道。
2017年1月7日,通天酒業持有“鴨綠江河谷”商標被通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知名商標。1月9日通天酒業旗下雅羅酒莊種植的近千畝葡園順利通過了“植物生產”和“加工”有機產品“雙認證”,確保了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芳香莊園位于新疆巴音布魯克蒙古自治州和碩縣,為了保護水土,芳香莊園不施化肥和農藥。嚴格控制每一株葡萄的產能,每畝地不能超過500公斤。通過恪守這些標準,來控制產品的品質。
始建于1999年的波龍堡酒莊一直堅持走“有機”路線,2006年,波龍堡進入食品安全要求極高的法國市場,在法國中高檔餐飲“拉隋特”、“藍火車”、“夏樂小丘”等銷售。
除此以外,還有多家國產葡萄酒正在通過有機突圍。據了解,自5月12日云酒頭條發布2017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評獎大賽的報名消息后,已有十余家酒企積極聯絡參賽并報送酒樣。
媲美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進口葡萄酒,突出重圍,國產有機葡萄酒完成逆襲或為時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