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茅臺是賣酒的?人家或許是玩金融的呢!最近,茅臺換帥持續成為公眾的熱點話題,茅臺換的是帥不換的是金融“野心”,茅臺的金融野心也隨之浮出水面。
茅臺換的是帥 不換的是金融"野心"
5月10日晚9時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正式發布公告宣布,袁仁國同志不再擔任任貴州茅臺酒廠(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相關職務,由李保芳同志正式接任其職務。有評論認為,茅臺發展已經相對成熟,雖經歷過無數輪的人事變動,卻依然站立在白酒業龍頭位置,這次換帥也不會例外,即使會對茅臺有影響,但也是短暫的。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茅臺雖然換掉了帥,但“金融野心”卻沒有換,依然在幾代茅臺掌門人手中篷勃生長。
早在袁仁國成為茅臺集團董事長之前,茅臺集團的金融版圖就早已開始布局,直到袁仁國成為茅臺集團董事長之后,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擴大其金融業務。茅臺集團在其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戰略規劃中,已經明確將未來發展目標定位為“產融結合的國際化酒業投資控股集團”。
袁仁國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要在2020年實現茅臺集團“千億銷售目標”,其中茅臺酒板塊占700多億元,其余的200多億元靠金融板塊支撐,現在看來金融板塊的確已經成為茅臺“千億”目標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李保芳接手茅臺集團董事長后,這種趨勢也未發生改變,并且還加快了擴展金融版圖的步伐。
事實上,截止到2017年,茅臺集團在財務、基金、融資租賃、保險、銀行等金融領域的投資布局已基本完成,茅臺已經控股、參股包括茅臺建銀在內的12家金融企業。并規劃在2018年繼續整合資源,加快建設金融控股公司,力爭在2020年發展成為產融結合的酒業多元投資控股集團,茅臺集團的金融野心可見一斑。
并且,茅臺集團在金融中也收益頗豐,據統計數據顯示:貴州茅臺財務公司、基金公司和上海融資租賃公司1-9月共實現收入1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億元,增長54.3%,實現利潤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億元,增長73.5%,利潤指標超額完成年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