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對和排斥新工藝白酒,但是反對掛羊頭賣狗肉式的投機取巧,并由此獲得競爭優勢和優勢市場地位;反對通過糊弄消費者來渾水摸魚的不當得利,并因此給行業帶來誠信危機和消費斷代問題。
瀘州老窖由“二曲門”引起的“酒精門”風波”,似乎朝著企業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演化著,且越燒越旺,大有殃及其超高端品牌“國窖1573”和核心品牌“瀘州老窖”旗下全系列產品的池魚之虞。作為行業大佬的瀘州老窖對故意誤導消費的巧言善辯態度我不贊同,但也不贊同輿論對它被曝光后簡單的口誅筆伐。其實,酒精香精香料乃至串香酒的問題,公正的講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一個行業之痛。酒業有位大佬曾說過:酒行業現在是產品標識不清楚,消費者消費不明白,企業營銷惡性過度競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存在就有道理,而且都是階段性的適用。“液態法酒”也毫不例外,一個年產值上百億的“瀘州老窖”現象應該是整個行業乃至社會所要面對的課題。為什么這么說?標示不清是白酒行業標準制定的缺陷;企業以犧牲品質為代價,以低于成本的過度促銷、過度包裝、過度挖掘噱頭為特征的惡性競爭泛濫;過頻、過量飲酒和人際交往、禮儀的世俗化;行業責任擔當、道德缺失為特征的社會風氣的不良化;政府監管標準、手段、技術、程序、投入、體制的滯后和既得利益集團對產業輿論的主導化;行業協會自律性因經濟來源的體制原因所造成的天然缺陷等等,這些都不是單個企業的問題,也不是單個企業有能力解決的。上述問題不解決,瀘州老窖即使不被曝光也還會再有“古井酒精門”“洋河散酒門”之類的不良事件被業外媒體曝光,讓那些市場上本非常鮮亮光鮮的品牌黯然失色。
“白酒液態法”的產生背景,是在社會上糧食供應極度短缺的年代里——在緩解釀酒與口糧之爭、降低生產成本、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讓作為本是奢侈品的白酒成為老百姓也能喝得起的日常消費品等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滅和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今天國家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有質的提高后,我們在對自身健康追求的同時,也不應忘記我們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尚有大批人還生活在貧困線下的現實國情。所以錯不在工藝、產品和商標,而是標示不清和通過渾水摸魚來盈利的營銷動機。
當然,個別企業為檢驗達標、迎合口感而添加劑超標或者違規添加,市場惡性競爭過度促銷等等是要絕對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打擊的。
所以,行業要走向規范,需要政府、社會各界、行業協會、意見領袖的適時適當引導,業內同仁為主導的、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提倡:產品透明、標示清楚、明白消費。行業也決不能再重蹈“劣幣驅逐良幣”的覆轍了。
其實,在液態法白酒泛濫成災的今天,利用好行業機會才是企業的滄桑正道。記得2011年春時,筆者就敏銳的指出了這個問題,并在后來指出了健康酒的概念和市場機會?上驳氖墙裉煳覀兛吹搅耸冀K堅持這一理念,經歷幾年光景就在區域市場迅速崛起的山東楊湖酒業,當然也有更多的企業正在加入這個隊伍。行業在深省、行業在覺醒、產業甚幸甚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