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2年開始直至2016年下半年,歷時五年的白酒行業深度調整基本完成,2017年新年伊始,白酒行業呈現出整體的回暖復蘇。據2017年年報顯示,白酒行業突破萬億大關,各大白酒企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行業形勢呈現出整體向好的局面和趨勢。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隨著行業復蘇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馬太效應”同時也顯露出來,行業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和殘酷。在未來的行業競爭當中,將會上演白酒界的“三大戰役”,即:企業爭奪戰、行業排位戰、白酒國際戰。
你死我活的企業爭奪戰
隨著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白酒行業的增長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原來的“擴容式”增長,轉變為現在的“擠壓式”增長,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市場爭奪中,不再會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呈現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生死戰。“馬太效應”所說的“強者恒強”的局面即將上演,為此,白酒企業之間的市場爭奪戰必將會是“你死我活”,競爭的慘烈程度可謂是前所未有。
若要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白酒企業必須在品質、品牌、營銷等多個領域展開廝殺,為此,白酒企業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爭奪的重點則在品牌和品類。
正一堂咨詢公司董事長楊光更是把品牌和品類的競爭總結為“雙王戰略”即“品牌為王”+“品類為王”。
品牌戰略,白酒企業主打文化牌;品類戰略,白酒企業主打差異化。通過挖掘自身的文化內涵與各種類型的品牌宣傳活動相結合,形成了一條脈絡清晰、目標明確的“品牌戰線”;通過打造品類的差異化而提出的新概念、新品類更是層出不窮,主要目的就是來證明與別人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品類戰線”。
“品牌戰線”+“品類戰線”共同構成了白酒企業間的這場你死我活的市場爭奪戰。
聲勢浩大的行業排位戰
2017年,以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古井貢酒、順鑫農業(牛欄山)和山西汾酒等為代表的一線白酒企業陣營,全部邁入高速增長的新賽道。
即便位于高速增長的新賽道,白酒7強的奔跑速度也不盡同。白酒7強不一的營收規模,證明了行業的加速分化,也體現在強與強之間。
前四強可以總結為:洋河與五糧液中間,隔著一個瀘州老窖。五糧液與茅臺之間,又隔著一個洋河+一個瀘州老窖。而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才能趕得上茅臺。另外,“茅五洋”把“前三甲”的門檻,提高了200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