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醬酒生產地圖,在貴州省以外開始生產醬香酒的企業正漸漸增多,非貴醬的產品也已呈星火之勢:山東有云門酒業、古貝春、景陽岡、景芝酒業、金貴醬酒(花冠)、秦池龍琬重釀 、紅太陽祥酒;北京有華都;黑龍江有北大倉;河北有山莊皇家醬酒、承德琢酒、磁州酒、廊坊迎春酒;天津有蘆臺春……在“醬酒熱”的大背景下,北方生產醬香酒的企業儼然自成一派。
雖然北方酒企入醬者眾,但無論品牌力還是產品力都相對較弱,在北方市場上風頭正勁的仍然是產自貴州的醬酒產品。面對貴醬的攻城掠地,北派醬香如何在對抗中如何吸引更多的渠道商的追捧?該如何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呢?
北派醬香成色幾何?
透過上述北派醬香酒企名單,可以把當下的北派醬香酒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醬酒生產歷史、有產能基礎以及區域市場支撐的北派醬香的“尖子生”,比如以云門春、古貝春、景陽岡、祥酒等為代表的北方老八大醬酒生產企業都有著30年以上的醬酒生產歷史;另一類則是在“醬酒熱”帶動下延伸布局醬酒的北方酒企。
從企業基礎來看,云門酒業醬酒年產量5000噸,醬酒的儲存能力有15萬噸,老酒的儲存能力有3萬噸。古貝春存了近萬噸的醬酒。華都醬酒有“北方小茅臺”之稱,2016年華都將天安門酒作為主打品牌,擁有年產2000噸優質醬香生產基地,而華都在習水縣的生產基地將于今年10月正式投產,屆時貴州生產基地生產能力將達到5000噸左右的規模。值得注意的是,醬香老酒作為調味酒成為承天門酒逐鹿市場秘密武器。
從銷售增長來看,云門酒業醬酒年銷售規模在4-5億元之間。2020年云門酒業實現總體銷售增長30%,其中醬酒銷售額繼續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醬酒在外埠區域達到50%以上的增長,超過行業內省酒增長速度。古貝春2021年第一季度集團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0.02%,為近20年來增輻之最。2020財年,古貝春實現了醬香酒銷售額同比增長63%,照此推論,古貝春集團一季度的80.02%的漲幅中,醬香酒貢獻了較大的力量。華都酒業2017年營收破億,同比增長80%以上,實現了扭虧為盈,2018年則銷量翻倍。2021年華都酒業預計完成6億銷售額。位于齊齊哈爾的北大倉推出醬酒已有20多年,以百元價位醬酒為突破口,持續發力,至今銷售收入直逼10億元大關。2020年上半年北大倉省外市場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并且增長勢頭超過省內。
從市場半徑來看,云門醬酒主要市場集中在濰坊、淄博、濟南、青島以及一些縣級市場。古貝春處于河北和山東交界地,靠近京杭大運河,其銷售區域也是在運河兩岸,河北的衡水、滄州、邢臺以及山東的聊城、濟南、德州。秦池龍宛重釀在濰坊及周邊地區,紅太陽祥酒在濟寧周邊地區。華都酒業主要市場在北京,北京銷售額占比70%左右。2019年北大倉選定了河南、山東、河北為省外核心市場進行全力發展。
從主打產品來說,云門陳釀•乳白、云門陳釀•部優珍藏版、云門醬酒•國標G1三大產品已經分別在300/800/1000元價格帶形成了一定的消費認知和品牌價值認同。古貝春從2018年11月相繼推出“中度(46度)古貝元醬香白版”和“古貝春水晶白版”,占位400元價格帶。2017年年初,景芝酒業推出了300元以上價位帶的景芝•芝香。 “景芝定制款釣魚臺”同時布局300元與600元左右價位帶,景芝相關人士表示:“希望通過多香型、多價格的布局拉高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傳統低端價位的魯酒拉開差距”。山莊皇家醬酒1711零售價2580元也成為河北市場價格最高的北派醬酒。景芝的路線是價格的多元化與香型的多元化。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無論是“早上車”的北方醬酒企業還是“新入場”的品牌,都已經在當前火熱的醬酒賽道里搶到了一張“入場券”,而這張“入場券”在未來決定了其是否能完成突破區域酒價格天花板的任務。
北派醬香的痛點
借著“醬酒熱”的大勢,北派醬香企業紛紛揭竿而起。
在市場調研中看到,當前一些有品牌積淀的北派醬酒企業正在積極謀求市場的外擴,開設酒道館、加大文旅板塊投入成為當下北派醬香企業紛紛加碼的動作。
其中,云門酒業市場策略以多品類發展,雙品牌運作為主導,以做大做強青州產區為目標,完成從全省化到全國化的布局。“云門酒業在原本云門酒道館和云門酒坊的基礎上,收購了4A級酒店和4A景區酒廠,致力打造酒莊式景區,以此培育消費者、培育北方的消費人群。”一位云門醬酒的經銷商透露。
“從去年開始,華都推出集文化演繹、品牌沉淀、產品展示、文化品鑒、社交互娛等于一體的用戶體驗中心——華都酒道館,目前在全國總數已超過60家。今年的戰略目標是再開設120家酒道館。”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王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此外,圈層打造、團購先行、品鑒會推廣、專屬品牌活動等也成為北派醬香企業打造市場的規定動作。
但是,把北派醬香酒企的動作與貴州醬酒企業的動作對比來看,北派醬香企業明顯呈現單打獨斗、各自為政,還未進入龍頭扛旗,抱團發展的階段,既缺少“帶頭大哥”,也缺少集群效應。
以北派醬香的典型代表魯醬為例,“雖然在外界看起來熱鬧,但魯醬發展存在四大短板。”傳才咨詢總經理、首席專家王傳才指出:其一,魯醬產能普遍不高,使得魯醬實際市場影響力非常有限。除云門和古貝春之外,魯派醬香基本上很少有超過1000噸產能。其二,魯醬風格定型缺乏獨特性。受制于產能與工藝,魯醬并未形成自身風格特點,魯醬也更多以復制川黔兩地醬香龍頭企業工藝,魯醬仍然需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其三,一部分魯醬企業選擇了川黔兩地醬香原酒進行勾調,呈現出品牌運營商特點。其四,魯醬整體市場定位中低端,市場成長空間受到較大程度限制。
北派醬香如何破局?
山東,是北方除河南之外的一個醬酒熱銷區。
“目前山東擁有400億的白酒消費市場,據統計醬香酒的銷量僅占25%。相比450億市場規模、50%是醬酒的河南,醬香型白酒在山東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也是北派醬香的機遇。”有山東醬酒企業負責人這樣表示。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在目前山東醬酒市場,山東本地品牌以200-300元價格帶為主,未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大單品或具有較強號召力的品牌,均以深耕區域市場為主;而外來品牌則占據百元以及300元以上價格帶。
而在未來,要想在山東市場有所突破,300-500元價格帶是北派醬香品牌現在及未來必須要占位的。
相比山東這片醬酒的熱土,東北、河北等地的醬酒氛圍更多的受到茅臺熱的輻射。有經銷商表示,在東北地區茅臺集團的全系列產品的銷售情況良好,而其他醬酒產品尤其小品牌的醬酒產品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王傳才表示,河北200億白酒總量中醬香酒大約有30-40億規模,醬酒的氛圍主要在環京津的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島,這些地方受北京消費影響巨大,而北京已經進入到高端醬化之中,環京津市場會迎來一股強勁醬化浪潮。
當前對于北派醬香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邦達咨詢董事長張健指出,北派醬香一定要看到從茅臺熱到醬酒熱到貴州熱背后的邏輯,是集群效應和龍頭效應在起決定性作用。
“許多企業資產比較好的北派醬酒企業,過去都與茅臺有著緊密的聯系。”張健認為,當前北派醬香的機會在于,一是在品質、口感風格、標準上要逐步形成有自己風格特色的醬酒,做出差異性很關鍵。二是要在品牌建設上要下功夫。三是在市場發展思路上要打開市場和渠道的邊界,要跳開過去做地產酒的思路方式。由于醬酒的核心消費人群分布散、層次高、層面窄,天生具備小眾和圈層效應,因此在組織和運作上一定要有新的突破才能撬動圈層,服務好醬酒消費者。
中國評酒大師、山東青州云門酒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潘學森認為,未來北派醬香的破局之道首先在于走品類差異化發展之路,做好醬香品類的產區獨特性、品質健康性、產能稀缺性表達;其次在于做好文化特色品牌建設;第三在于堅持模式創新化營銷理念;第四在于應該抱團發展,堅定長期戰略,共塑北方醬酒價值。
對于北派醬香的未來,王傳才認為,魯醬作為其中的重要代表,引領作用不可忽視,魯派醬香核心企業要加強基礎性研究與基礎性投入,在產能與技術上真正做到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