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看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三”占據著特殊的地位。在這些林林總總的“三”當中,最激蕩人心的,無疑是“魏蜀吳”的三國鼎立。
說起來,當代中國的白酒界,也正在上演著一出白酒界的“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又是從何說起呢?其實,中國白酒界的“三足鼎立” 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只不過之前我們所關注的是在全國市場上位居前三位的白酒品牌在市場爭奪上的激烈搏殺,比如常說的“茅五洋”“茅五劍”“茅五瀘”等等。但是這種類型的“三足鼎立”只能是短期的相對的存在,而不可能是長期的穩定的存在,那么白酒行業長期穩定存在的“三足鼎立”又是什么呢?當然是香型戰爭。
在中國白酒行業眾多的香型中,清香、濃香、醬香三種香型作為母體香,無疑是最重要的三種香型,白酒行業圍繞著這三種香型上演了和正在上演著中國白酒行業中最為激烈、最為精彩、最為持久的“白酒三國殺”。讓我們一家一家的分別來介紹。
清香至正 正統酒源
清香型白酒,向來就有“清香之前無白酒”的說法,從這一方面來說,清香型白酒,的確是中國白酒的鼻祖,是中國正統的酒源。如果放在三國鼎立之時,清香型白酒無疑是以正統自居的“蜀漢”。
眾所周知,以劉備為核心的“蜀漢”擁有“五虎上將”和“臥龍”諸葛亮等一大批謀臣武將,同樣,在清香型白酒系統中,也有一大批代表,其中,山西汾酒無疑就是清香型白酒的最重要的代表,和蜀漢一樣,前期以劉備為核心,后期以諸葛亮為核心。山西汾酒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的混合體。那么,清香型白酒中的“五虎上將”又是誰呢?可想而知,“前將軍關羽”——河南寶豐酒;“后將軍張飛”——衡水老白干;“中將軍趙云”——二鍋頭系列;“左將軍黃忠”——河南龍興酒和“右將軍馬超”——廈門高粱酒就是清香型白酒中的“五虎上將”。
清香型白酒之所以稱之為清香型,自然是由它的香型特點所決定的。清香型白酒的香型特點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協調,余味爽凈。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清”“凈”。因此在釀造工藝上也著重強調“清”“凈”。無論是“純糧固態地缸分離發酵”還是“清蒸流酒”,“清字當頭,一清到底”都是為了保證白酒的最終極的品質:清和凈。
目前來看,清香型白酒的根據地主要在長江以北,山西是大本營,京津冀是前沿陣地,依托表里河山的山西,面向廣闊的華北平原,與濃香型白酒展開了殊死搏殺,雙方實力相當,暫時看不出誰更勝一籌,但是從規模上來看,濃香型白酒略微占據優勢。但是清香型白酒后勁十足,善于打持久戰,如此僵持下去,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但是,清香型白酒也有一個最為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并沒有一個形成系統的地緣優勢,分布比較散亂,而且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不夠強大,這樣,就造成了清香型白酒不能夠依據地緣優勢而形成強有力的攻堅克難的破局發展的突破點和爆發力。
清香型白酒各自為戰,如此一來,集體的戰斗力就被無形中大大削弱了,難以形成排山倒海般的突破力量。這樣看來,清香型白酒若要謀求全國化乃至全球化,單單依靠汾酒的一己之力是難以完成的,這就需要清香型白酒形成聯盟,共患難、同進退,惟其如此,才能夠群策群力,形成強大的擴張力。
濃香至大 兵強馬壯
濃香型白酒,是目前中國白酒市場上規模最為龐大的香型白酒,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有濃香型白酒的市場。在長江以北和清香型白酒爭奪,在長江以南和醬香型白酒對陣,真可謂是風生水起,不可一世,大有俾睨群雄、掃平一切之勢。如此風格像極了三國時期的“曹魏”,無論清香醬香,統統不放在眼里,大有“如若不服,且來大戰三百回合”的豪氣。
濃香型白酒和“曹魏”一樣,謀臣如云,武將如雨。以五糧液為精神領袖,洋河為最高總指揮;瀘州老窖、劍南春沖鋒陷陣;雙溝、口子窖、杜康攻城略地,白云邊、古井貢借勢發力,實在是“氣焰囂張,飛揚跋扈”。
濃香型白酒的香型主要特點是香味濃郁.甜綿爽凈,純正協調,余味悠長。濃香型白酒的釀造特點是多糧釀造,這是區別于醬香型和清香型白酒單糧釀造的工藝。這種香型的白酒符合大眾口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消費情況相當好。在市場競爭中,過關斬將,攻城略地,戰績輝煌。
近年來,濃香型白酒的實力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大,面臨白酒行業的深度轉型期,濃香型白酒緊跟形勢,因勢利導,對自己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調整,品牌、文化等軟實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依托天府之國的雄厚實力,以蘇浙為前沿陣地,決戰全中國,在市場上的神勇博弈越來越占據優勢,未來的發展道路依舊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