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打敗酒商的不是酒商,而是新模式。今天的社會已經開始進入到“數字化重構”時代。價值的創造和獲取的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讓市場變得更加多維、更加善變、更加不好預測。
渠道、產品、組織會被重構和再造。企業要怎么做?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企業領導的思維模式必須改變,而組織也必須由經驗型向知識型轉變。
想把葡萄酒做好,有兩個重要的方式:第一是把渠道做好,即終端和動銷,聚焦然后把工作做細。第二是把品牌做起來,特別是要把品牌和渠道操作融為一體。
當然,說著容易,做好很難。但葡萄酒行業要想做好,不會像其他行業可以通過產品的功能創新來顛覆,葡萄酒只能通過渠道突圍和營銷突圍。
2017年,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60%,這種態勢仍將繼續。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超8800美元,按國際經驗,已進入消費升級的加速期。2018年開始,中國葡萄酒開始進入到增長的快車道。預計未來十年內,中國葡萄酒將突破2500億的市場容量,而進口酒依然是近5年內最大的風口。不過,國產酒也將重回增長軌道,因為國產酒的品質在提高,企業在競爭中正在走向成熟,特別是大企業例如張裕和長城的戰略調整,將會推動國產酒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產業的成長特性是由最初的產業分散,經過發展,不斷集中,再由集中走向分散,最后實現產業的真正細分。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具備實力和基礎的超級企業集團將會崛起,并最終形成由超級品牌統領市場、區域品牌分庭抗禮、若干中小品牌偏居一隅的大格局。
市場正在走向成熟,也正在出現多元化消費中的各種機遇?偟内厔菔牵河蓶|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陸,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蔓延。一二線城市對于中低端就業人口的吸納能力下降,部分產業大范圍轉移到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相應也帶來了本地化就業機會。三四線城市的人均GDP已普遍跨過3000美元門檻,部分城市已經跨入6000美元門檻。一、二線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存量空間正在被壓縮。三、四線城市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增長點,增量空間廣闊。另外,很多電商從線上走到線下,正在利用互聯網進行形態的重構,例如線上引流、線下的體驗等。這些都是市場在重構的表現。
性價比不能簡單對比。走過了價格虛高,走過了產品暴利,人們不再單純追求物美價廉,市場正在向橄欖型過度。有品質保證的大眾化品牌、次高端品牌是未來最大量的兩類代表品牌,其中大眾化品牌的零售價格應該在100元左右,次高端品牌的零售價格應該在200-300區間。其中必將會誕生3-5個全國性的核心代表品牌。
現在為了活下去或者活的更好,必須轉型以消費者為中心。數字化重構的核心是:與其告訴消費者他們應該喝什么,不如去了解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從而調整企業的產品組合和經營策略。而傳播正在走向四化:精準化、互動化、立體化和娛樂化。
新型經銷商是企業定位明確,鏈條短,效率高的經銷商。要從以往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管理,從賣貨思維轉向價值提供,從供貨商的角色轉向服務商的角色。
消費者內心的一系列感受都是你溝通的內容。多數的消費者行為都是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例如朋友的推薦、別人的評價等等。因此,重點是我們如何去制造內容,然后去裂變、去擴散,而不是簡單地廣告轟炸。
你可以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但可能會輸給這個時代。葡萄酒市場正在出現分化,例如品牌方面正處于亂戰期,但已經開始出現向頭部品牌集中的勢頭。渠道正在多元化重構,細分下沉,向新零售演變。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下,家庭消費逐漸在崛起。消費行為已經開始向四個方向轉變:從大眾到自我價值體現、從需要到我要、從品質到精致、從炫耀消費到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