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中國酒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于郎酒來說更是轟轟烈烈第一年,瘋狂的砸錢造勢,一面標榜茅臺“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占據螢屏與戶外廣告牌,一面高喊著“來自四川,濃香正宗”借助江蘇衛視熱播節目直接強推洋河大本營江蘇,其勢頭不可謂不迅猛。但近日業內有消息流出,郎酒2017年的銷售額縮減近30億,不少人認為,郎酒重返百億陣營,或“任重而道遠”。
頭狼“汪俊林”的加法與減法
因為郎酒不是上市公司,其業績無跡可循,但是通過公開資料可以看到,郎酒2015年和2016年銷售分別比前一年增長30%。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日前業界傳出消息稱,2017年郎酒銷售減少30億元。廣告投放并沒有讓郎酒的業績出現快速增長,其屢屢提及的100億元的銷售目標也似乎漸行漸遠。
對此,郎酒方面表示,這是因為近年來郎酒大刀闊斧改革產品體系,清理中低價產品,將產品總數控制在20個以內的結果。但是這種答復顯然不能讓大家滿意,對此,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認為,戰略調整后優勢資源更集聚,核心產品的品質和銷售額都顯著提升。"我們把老郎酒全部去掉,雖然短時間銷售額少了十幾個億,但我們把那個基酒保存下來了,準備放10年以上,再生產出來的酒的品質就會非常好,從長遠來看是劃算的。這就是在數量上做減法,在品質上做加法。"汪俊林稱。
對于外界的質疑,郎酒顯得信心很大。汪俊林強調,成功進行2017年郎酒之“變”后,“穩”是2018年郎酒發展的主題,青花郎要以品質制勝,要在穩中求進。但是遺憾的是,筆者注意到,青花郎在各渠道上也并不是那么的堅挺,各實體以及電商渠道商青花郎的掛價,顯然遠遠低于郎酒給“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青花郎”所賦予的價值。
向左還是向右?
高端還是低端,醬香還是濃香,這似乎是郎酒2017年全年在左右搖擺的問題,青花郎像是平地起高樓一般,幾乎在一夜之間喊出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對標茅臺,直接將目標對準高端市場,事實上,自2015年汪俊林回歸至今,郎酒逐步采取瘦身政策,先后將下轄六個事業部縮減為五個事業部,即紅花郎、小郎酒、郎牌特曲、新郎酒和郎牌原漿事業部,此后再次縮編為三個事業部,即青花郎、郎牌特曲和小郎酒,以突出核心產品,形成產品聚焦,逐步向高端領域傾斜,并通過一系列的舉措縮減了其低端產品的數量。
有意思的是,在郎酒向高端市場傾斜的同時,被郎酒所標榜的“中國另一大醬香白酒”——茅臺,卻已經開始侵吞中低端醬酒市場,“茅臺醬香,萬家共享”,茅臺醬香酒公司在2017年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65億元,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數字,更值得推敲的是,在3月25日成都舉行茅臺王子狗年生肖酒的發布會上,茅臺高層李保芳、趙書躍親臨現場,以往茅臺醬香酒公司所舉辦活動往往只是醬香酒公司的領導參與,茅臺集團高層領導專程參與醬香酒公司的活動,直接體現了茅臺集團對中低端醬酒市場的重視提升。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業內普遍認為郎酒會抱死茅臺深耕高端醬酒市場的同時,郎酒卻又是平地一聲雷般的打出“來自四川,濃香正宗”的口號直逼洋河大本營江蘇。在“三溝一河”短兵相接的江蘇市場,來自四川的濃香型白酒郎牌特曲能否再占有一席之地,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這也許也是“任重而道遠”,至少,就目前來說,中國酒行業至今還沒有出現過能同時能在濃香和醬香上皆建樹的企業。